2003年8月23日星期六

北美大停電國安中層盲點

美加世紀大停電。政府強調不是恐怖襲擊,但有自稱蓋達成員卻「承認責任」。目前,還是懸案。

以去年紐約機場空難為例,初步排除恐怖襲擊的情序,需時數日,反映美國政府第一時間發表「非恐怖襲擊論」,是行政系統的常規指示。正如伊拉克戰爭前所有第一時間「化武論」,也是常規指示。信息是:停電若為恐怖襲擊,會引起九一一式大恐慌。蓋達成員釋出信息,發一箋電郵打心理戰,情理之中。

重要的是假設問題,能啟發恐怖襲擊的演化。

第一代恐怖主義與國家科技對着幹,確是尋求大殺傷武器反制敵人。第二代在拉丹改良下,着重低科技和荷李活鬥智遊戲,令高科技防禦系統失效。美國在九一一後成立國家安全部,擁有公開獨裁權,就是靠原始監控手法反擊拉丹。

低科技策略只能出其不意,恐怖分子轉型到三代,事在必行。餘下的空間,只有防衛網絡被國家安全部涵蓋、但未與反恐機制合二為一的「軟目標」,例如發電廠、水務局等民用設備。能力所及的手法,不是伊拉克型的物質炸毀,而是通過電腦病毒等毋須龐大資源掌握的中層科技,破壞目標的內部運作。蓋達邁入第三代領導核心,大停電對其「施政」,是有一定啟發的。

民用設備戰是「超限戰」或「多重無限破壞戰略」的一環,美國亦鑽研多年。攻打伊拉克和南斯拉夫時,美軍亦以非軍事目標為空襲對象,並對以非軍事手法破壞敵方後備資源、通過超級電腦進行干擾,作出過後備部處。南斯拉夫的實驗相當成功,在伊拉克反而無用武之地。

傳統國家安全由上而下,國家安全部由下而上。盲點,正是中層交叉點。

2003年8月16日星期六

加州補選對特首選舉的啟示

形勢比人強,制度是阿諾舒華辛力加在加州州長補選領先的關鍵。

美國的州長選舉與總統選舉模式相近,都是由兩大政黨通過初選或協商推出單一候選人,再與獨立人士一併總選。兩輪選舉制的最大受益人,是政黨內的弱勢候選人。

以1992年總統選舉為例,阿肯色州州長克林頓參選時只是地方政客,民望甚低,全靠民主黨內部分裂和個人魅力才爆冷勝出初選,再壓倒爭取連任的老布殊當選總統。從參選到當選,克林頓的支持度經過幾何級數倍升;但若以其初選時的民望與老布殊抗衡,則無異以卵擊石。

阿諾的補選卻恰恰相反。現在他的支持度為25% ,領先主要對手一倍,共和黨的重量級人馬又紛紛退堂,令他成為變相的黨內單一候選人。但若這是正式選舉,共和黨毋須兼顧奪權和選出州長,則競爭對手必會出現,阿諾能否取得黨內提名便成疑問,何況他還要挑戰民主黨的單一候選人。在民主黨主導的加州,阿諾原先不可能以倍數拋離民主黨對手。

政改必須全盤考慮

加州的選舉制度,對醞釀檢討的第三屆特首產生辦法亦有所啟示:補選的源頭,是罷免州長需要由公投通過,但現時卻沒有機制罷免行政長官。若特首最終由普選產生,罷免權的問題便不能迴避,更妥善的補選制度也需要釐清。就算罷免權由市民直接行使,舉行公投的決定也必須與立法會配合。但若在2007年,立法機關尚未全面普選,行政長官卻由普選產生,立法機關提出罷免比其民意基礎更高的特首,便難以服眾。

這只是設例,說明政制檢討不能以局部手術進行,而需要全盤重組。否則憲政危機終會出現,比阿諾更富戲劇性的特首亦可能誕生。

2003年8月9日星期六

阿諾參選州長的啟示

阿諾舒華辛力加以「政客皆笨拙」為政綱,參選加州州長,成為人氣大熱,媒體以「反政治化」解讀阿諾現象,卻未能看出本質。

明星參政,無疑是選民對「行政─軍事─財團」鐵三角壟斷國家的潛意識反抗,但這並不能釋出「不要政治化」的董建華式結論,因為這並非民主現象。江青得以扶正為毛夫人,其飾演易卜生筆下的女權先驅「娜拉」也功不可沒,可見明星轉型為政客,必須讓其形象資本與政治環境相結合。

明星參政的政治環境有兩類。一為左右意識形態向中位合流,令政治議題民生化:90年代的意大利脫星議員,以及鼓吹大麻非刑事化的明尼蘇達摔角手州長等「入世式明星」,便能開拓政治空間。

二為左右兩派分道揚鑣,令民生議題政治化,政治正確的「漫畫式明星」,便能紓解民困。阿諾的未來牛仔形象,與「牛仔教父」列根同樣漫畫得脫離演技,是十年前的政壇負資產,在反恐成僻的今日美國,卻成為愛國巨人。

吊詭的是,在阿諾參政的同時,麥當娜等反戰明星卻被邊緣化,反映美國人並非不愛3P,恰恰相反,說明了「鐵三角」正以非政治化包裝其政治圖謀。麻省大學教授James Der Derian十年前已警告:「鐵三角」已邀請娛樂企業與媒體加盟組成MIME-NET「鐵五角」(註),難怪布殊愈勝愈勇,越戰卻被反戰陣營拖垮。

阿諾固然是演員,但也是荷李活資本家、娛樂企業決策級人物,身分與媒體構成利益關係,其首個荷蘭水蓋又來自老布殊,在五角內已一氣化三清。《美國癡筋檔案》變成笑片,阿諾出山登上頭條,戰士若當選州長,布殊連任還會遠嗎?

註:MIME-NET=Military-Industrial-Media-Entertainment Network.

2003年8月2日星期六

布殊首任美伊未會衝突

美國總統布殊創製邪惡軸心後,主軸伊拉克被打垮、副軸北韓被以戰逼談,陪鬥的伊朗也終於被「發現」擁有「進攻型」核電站,以及通過什葉派回教徒化身「民主伊拉克」的新邪惡後台。德克蘭大學生則同時示威,被精神領袖哈梅內伊鎮壓。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再訓示「恐怖主義+大殺傷武器=人類最大威脅」公式,矛頭直指伊朗。

然而美國新一代卻視妖魔化伊朗為逾時。伊朗政變時,巴列維王朝遺下的「大殺傷武器」居於先進前列,比起今日的巴基斯坦核彈和敘利亞的俄法導彈卻與時並退。什葉派領袖霍梅尼的「輸出革命」在列根時代為全球獨家,現時原教旨主義則青出於藍。24年前美國駐伊使館被入侵的國恥,今天只縈繞一眾耆英心間。

伊朗總統哈塔米經純種直選、而非薩達姆式等額選舉產生,策反伊朗並無民主化憑藉。哈塔米在九一一後無視哈梅內伊的「欣慰」聲明表示「遺憾」,於美伊戰爭期間硬受導彈「誤射」還阻撓反美示威,比北京處理南聯使館被「誤炸」更務實。伊朗反對派則由符合國際標準的恐怖組織壟斷,法國月前以反恐為名拘捕千名「伊朗聖戰士」,比「挺伊」更高調的是提醒美國:不能以「負負得正」演繹反恐籌備代理人戰爭。

伊朗屬於獨立波斯體系,並非同一阿拉伯屋簷下。霍梅尼死後,伊朗淡出中東世界,制定「不予美國任何顛覆機會」國策,波斯體系從無挑戰西方利益。華府的和平演變伊朗政策正處於轉型期,一輪試探不過美伊信號互傳,雙方在布殊首任期內將不會出現結構性碰撞。但布殊一旦連任,「下一站,伊朗」卻可能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