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2日星期六

摩爾多瓦葡萄革命擊潰獨聯體

【咫尺地球】自從美國國會成立「民主過渡委員會」,親俄國家都成為「民主過渡」對象,美國學者詩興大發,預先為各國「革命」起草浪漫名詞﹕當年捷克和斯洛伐克是「天鵝絨革命」,格魯吉亞是「玫瑰革命」,烏克蘭是「橘子革命」,尚未成功的吉爾吉斯是「鬱金香革命」,最新出品則有盛產葡萄的摩爾多瓦的「葡萄革命」。

外發型革命Vs半內發型革命

摩爾多瓦國小民貧,國民大量淪為外勞和妓女,有「東歐菲律賓」之稱,但葡萄變天比玫瑰和橘子更難令俄羅斯消受。格、烏革命都是反對黨利用西方派出的選舉觀察員事先張揚執政黨舞弊,重挑民族歷史傷口,通過選舉取代親俄執政黨,屬於「外發型革命」——即由俄國戲劇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由外到內再到外」方法演繹,親俄勢力即使下台,也有本錢劃地而治。摩爾多瓦卻屬於「半內發型革命」﹕親俄的執政共產黨忽然打倒昨日的我,與在野黨比併親歐反俄,摩共總統沃羅寧更參考烏克蘭尤先科的故事和知識產權,聲稱也差點被俄羅斯暗殺。基於歷史原罪,摩共連任比在野黨奪權更需要欲蓋彌彰﹕尤先科當選烏克蘭總統後立刻拜訪普京,變節的沃羅寧連任卻要立刻脫離獨聯體,諷刺的是它在2001年上台時卻強調要「優先與獨聯體國家發展關係」。

俄羅斯一直依靠獨聯體疆界,維持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影響力,其中一張王牌就是駐軍。摩爾多瓦原來是羅馬尼亞一部分,羅馬尼亞一直推動「摩爾多瓦回歸運動」,但是摩國東部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區(Transdniestria)歷史上屬於烏克蘭,由斯拉夫人佔多數,反對併入「大羅馬尼亞」,早已脫離摩爾多瓦「獨立」,依靠俄羅斯第十四集團軍保護「主權」,這個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的迷你國家也就成為獨聯體的西部屏障。現在摩爾多瓦變天,變節共產黨強烈要求俄羅斯撤軍,希望與同樣變天的鄰國烏克蘭聯手殲滅德涅斯特國,屆時俄羅斯便再沒有附庸。

古阿姆集團借屍還魂

更晴天霹靂的是摩爾多瓦已成為反俄先鋒,正策反其他國家一同離開獨聯體。早在1997年,格魯吉亞、烏克蘭、阿塞拜疆和摩爾多瓦已成立一個「古阿姆集團 (GUAM,四國英文字母的字首)」,原來的成立目的具有相當中立性,西防歐盟、東防俄羅斯,後來烏茲別克也加入集團(組織改稱GUUAM)。當年五國首腦尚算親俄,古阿姆集團亦在俄羅斯挑撥離間下迅速分化,一直未有作為。不過現在集團國大量變天,摩爾多瓦希望集團復活,以此成為加入歐盟的籌碼﹕只要古阿姆集團國一條心,它們確是能夠控制由阿塞拜疆巴庫油田直達羅馬尼亞的石油管道,這就是意想中的「歐亞石油走廊」。

普京上台後,除了努力分化古阿姆集團,也刻意加強和相對親俄的獨聯體成員國合作(包括白俄羅斯、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亞美尼亞等),組成「統一經濟空間條約」,在塔、吉等國均有駐軍,形成以防萬一的「小獨聯體」雛形。數年來,即使俄羅斯扭盡六壬,「小獨聯體」外的同志依然難保﹕烏克蘭前總統庫奇馬原來答應參加「小獨聯體」,只是在「橘子革命」後作罷﹔普京也曾嘗試學習美國,向摩爾多瓦派出選舉觀察員,聲稱反俄執政黨舞弊,不過成效微忽。摩爾多瓦自我改造,象徵整個「西獨聯體」淪陷,普京的西部戰線已退縮至俄羅斯本部,也就是俄羅斯聯邦西部有離心的加盟共和國。

在這形勢下,對西方存有戒心的「小獨聯體」國家即使抗拒七色革命,也只能煽動本國民族主義抗衡﹔「西獨聯體」一律加入歐盟則只是時間問題。難怪普京剛在境內神秘兮兮地成立「青年近衛軍(Nashi)」,大力提倡俄羅斯民族主義,因為務實的他明白國安危機已經不在於鞏固附庸,而在於鞏固本部。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