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1日星期日

由抗戰到南北戰爭的「以X鑑Y學」

【咫尺地球】當抗戰勝利60年的紀念鋪天蓋地,中日關係再次成為國際焦點,內地媒體強調毋忘(一些)歷史,而且要結合實際情况,「以史鑑今」。同時,近年中國學者特別強調國際視野,愛借用外國案例夫子自道,「以外鑑中」。

南部美國邦聯=台灣﹖

這兩門學問,是研究世界的竅門,但有時也是製造片面認識國際的原罪。同樣應用「以X鑑Y」邏輯,我們可參考內地學界一個無關日本的流行觀點﹕「南北戰爭對兩岸關係的參考作用」。理論的出處,可以《現代國際關係期刊》一位學者的文章為案例。

據這派論點,南北戰爭的北部美國聯邦,應該類比今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章所指的「分裂勢力」南部美國邦聯,自然是搞獨立的台灣。這樣的類比,據他們所說,有大量驚人的雷同。例如當時美國綜合國力位居全球第5,謀求崛起,「正如」現在(按未明準則)也是排第5的中國。當時19世紀的「一超多強」格局領袖是大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王又「不希望美國強大」,故在戰爭中作出表面中立、暗中支持南部的姿態,甚至承認南部「實質的獨立狀態」,「正如」今日美國「不希望中國強大」暗挺台獨,將台灣視為「實質的國家」一樣。

最不容錯過的部分當然是結論﹕「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大國對美國內戰的干涉,沒有阻止住美國的統一」。原因﹖相當精闢,因為北軍獲勝除了有軍事力量、經濟力量、獲得解放黑奴支持等一籃子因素,還有大一統的「道德力量」,「所以」中國「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

比較政治學的實質應用

這不是一篇個別的學術文章。南北戰爭和兩岸關係的正對應用,已深入中國高層的集體意象。就是以開明見稱的溫家寶在美國演說期間,也多次以南北戰爭反諷美國的兩岸政策。

但上述理論體系一直是西方學界的揶揄對象,幾乎被拿來和文革的經典作品「李白杜甫儒法之爭」相提並論。被揶揄的內容,由中國「推己及人」的作風開始。例如南部美國推行的邦聯(confederation)制度將主權進一步下放至各州,台灣本土卻相對集權﹔當時國際關係未演化為全球治理體系(global governance),今日才普遍受全球化理論的實時規範支配﹔歐洲列強互相競爭,不可能對南北戰爭持有單一意向﹔英國毋須對南部邦聯負有保衛責任,一直分散投資,美國則有台灣關係法。這些都是枝葉﹕最重要的是北軍的「統一」口號並非建立美國「民族國家」、單講「愛國」,而是要捍衛一個「憲政國家」,將新平等主義滲入南北兩部的核心價值,此所以林肯被追認為美國憲政之父之一。

反觀國際比較政治當下最常比較的中美國情,卻總是被內地學者按下不表。九一一後中國出人意表地在國際社會強調(居於主權之下的)人權價值,美國則不斷以反恐和推廣別國人權之名收緊人身自由。結果雙方共同建立了一種「威權自由主義」(Authoritarian Liberalism),變成一對精神摯友。布殊式的美國愛國,讓意識形態和法理思想平起平坐,其實是九一一後「新國家」逐步完成的後現代重構,與當年的北軍思維,甚至有根本衝突。

由於這類類比政治不大正確,比起「南北戰爭=兩岸關係」一類「常識」在日常生活的曝光率,也就頗有不及。同一人民通識系列,還包括將以往同grade的鄭成功和岳飛分割處理﹕前者被提升為統一英雄、變成康熙朝平定台灣的施琅的拍檔﹔後者所反的對象既然為今日中華民族一員,應降格為人民內部矛盾參與者﹔一名以往難得和「崛起」沾上邊的太監被奉為「和平崛起先鋒」,孫中山卻因和日本的嫌疑關係,開始被一些憤青懷疑為漢奸(筆者亦曾自本土愛國政黨要人口中得聞這份懷疑)。

國際社會也有各自的「以X鑑Y」公式。於是,在戰後60年,歐洲出現了戰勝戰敗國的共同盛事大閱兵,亞洲發現了戰勝戰敗國的共生憤青和濫觴。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