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14日星期三

美軍攻伊戰前已分贓

近日不少領袖前赴後繼往華府朝聖,英國、澳洲、波蘭、新加坡紛紛獲得「表揚」,法國則邊吃「白果」邊被矮化。有學者謂各國領教了美國正義之戰的前後戲,便從此不敢反戰云云。

事先張揚的分贓

然而美伊戰爭既不是單純的石油戰爭,分贓也不會依據主戰、反戰一刀切論功行賞。戰爭及戰後藍圖,早在各國表態前五年已初步成型,根據的是1998年右翼智庫「美國新世紀計劃(Project for the New American Century, PNAC)」的戰略報告。

報告質疑,克林頓順行多元全球化,將導致美國沒落,因此主張改行單邊霸權,手段就是發動伊拉克戰爭,打擊對象卻是聯合國多邊主義,以及全球化的經濟對手:歐洲、日本和中國。

被克林頓隨手擱在一旁的報告,在布殊上台後變成既定國策,智庫大老切尼、拉姆斯菲爾德等當年被投閒置散,現在則貴人事忙。

自此伊拉克大局已定,但積極發展歐元區、成功誘使薩達姆使用歐元進行石油貿易的「法德軸心」才是最大輸家,若非日中發展已被金融風暴整頓,被順道懲戒亦非不可能。倒果為因,法德反戰並非對時局即時回應,只是久仰PNAC,希望比布殊更先發制人而已。

美式分贓並未反映各國的合作指數,只是往往為人忽略。例如反戰巨頭俄國,被容許保留戰前與薩達姆政府簽訂的經濟條約;反戰小頭中國,也於4月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比美國以FTA獎勵新加坡還早一個月。主戰的台灣卻只得清風兩袖,還被高價兜售美製武器,遭立委諷刺為「勒索」;「志願者同盟」僅有的非洲國家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利亞一直內鬥,表態主戰卻被美國不屑一顧;部分簽訂《維爾紐斯條約》支持美國的東歐國家,地緣政治還處於俄國系統,也未得實惠

所以美伊戰後的勢力劃分,依據的是事先張揚的PNAC,而非各國在一場二十日戰爭內的二十秒投機。台灣那樣的領袖親美而影響美國的戰略夥伴關係,雖善不獎;俄、中等國的有限發展若不威脅美國霸權,卻能對其經濟敵人產生抵消作用,雖惡不罰;直至晉身首惡,則當別論。

灰色外交的未來

現在法國總統希拉克失去德州牧場留宿權,法蘭西多士淪為「自由多士」,江澤民卻成為牧場上賓,中國特產SARS也未被美國妖魔化。軟文化背後的硬實力象徵,不言而喻。近日中美朝三方談判,同樣「繞過聯合國框架」,卻能各取所需,又不聞任何反響,更深諳鄧小平「韜光養晦、絕不當頭、有所作為」等24字外交真言的內蘊。從種種跡象所見,這種避免與美國直接碰撞、又保留討價還價底牌的灰色外交,似乎已被世界各國依樣葫蘆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