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8日星期六

美國槍支協會﹕共和黨盟友還是騎劫者?(下)

【咫尺地球】上周談及美國槍支協會(NRA)是否間接催生本土恐怖主義,這裏再作補充。既然NRA主張人人都有持槍自衛的權利,而且這權利和相關知識應予以普及,那麼自衛者懂得多少基本知識,才算是正常?

手槍「手機化」﹕你今日打咗未呀?

假如在香港,有人忽然要買槍,就是通過地下渠道,也會惹起江湖人士質疑﹕這傢伙要幹麼?生客還是熟客?有沒有背景?但在伊拉克薩德爾民團根據地持槍,卻是天經地義,不會讓人起疑。美國國家安全部對外來者審查嚴密,對圖書館借出的極端思想書籍也有檔可查,就是希望萬一發生意外,也容易追蹤。持槍「手機化」後,這樣的追蹤機制會大為削弱,持槍襲擊的機會成本也大降。克林頓任內和槍商合作,推出能夠自我追蹤的「聰明槍」,NRA已容它不下。

目前在美國,限制1個月「只准」買一枝槍的州,已算是傾向禁槍。這就像一個忽然天天研究製造炸藥的香港人,即使在網絡討論區發瘋,也會被網友舉報,但自製炸彈在巴勒斯坦只是普通常識。假如那位香港網友進入巴勒斯坦討論區,待遇就全然不同。假如弗吉尼亞慘劇的背景是香港,學生即使神通廣大弄到一支槍,過程也必會驚動黑白兩道,十分麻煩,很可能權衡一輪,到頭來只會退而求其次,打一場online game,或「瞓街」遊行了事。

利益集團與政黨政治的怪胎

吊詭的是美國持槍問題的辯論,似乎是永不會終結的。NRA是共和黨的堅定盟友,但某程度上也是最愛騎劫共和黨的有心人。NRA和共和黨的支持者同樣集中在中南部農村地區,宗教保守傾向明顯,不過NRA也有一些中間派和民主黨人。每當共和黨議員要爭取民主黨支持私人議案,NRA就乘虛而入,動員會員支持,交換對方的反禁槍鐵票。這類利益交換,用特區新一代的話語,在議題「勁瑣碎」的美國地方議會,更是「超普遍」的。何况NRA出名難纏,曾千方百計把幾名重量級議員搞下台,「以儆效尤」,內裏不無恐嚇成分。這就像伊拉克可能只有1%選民關心婦女頭巾問題,但只要這議題能整合跨黨派合作,負責人又懂得玩政治,把盟友騎劫,是唾手可得的。香港的例子更明顯,不說了。

慢慢地,美國選民習慣了每逢選舉就出現槍支爭議,習慣了正反辯論,認為完全禁槍是違反人權、完全解禁是自由氾濫,總之,一切要中庸。他們永遠留下兩大黨,也容下墮胎和種族融和的正反雙方長久並存。持槍議題不過是超穩定結構的其中一環而已。 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禁槍派在母親節組織了「百萬母親」大遊行,為民主黨候選人造勢,並總結克林頓8年來的禁槍政策, NRA立刻動員「憲法捍衛姊妹」反遊行,共和黨議員蜂擁而至。客觀效果就是令中間選民盲目,接受這辯論是日常生活無聊政治的一部分。NRA表面上開天殺價,但得到今天這樣膠着的結果,確保這議題永遠是議題,其實已是超額完成任務了。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