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8日星期一

佩林的迷思﹕1984年女副總統候選人的啟示

【咫尺地球】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選擇名不經傳的佩林為競選拍檔,不少評論認為這會有助這位老人吸納女性票源,特別是原來傾向投希拉里的中間女選民。然而這類直線思維,有時並非理性的。1984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蒙代爾選擇紐約眾議員費拉娜(Geraldine Ferraro)為副總統候選人,就是值得參考的案例。

政壇清泉淪為政治慘敗

費拉娜是意大利裔人、羅馬天主教徒,當時50歲不到,資歷甚淺,眾議員身分亦遠離權力核心。蒙代爾刻意挑選女性,多少因為他初選時面對的最強大挑戰,來自黑人候選人Jesse Jackson,令「change」成了民主黨內熱門話題。正如費拉娜坦承,要是她的名字是「Gerald」而不是「Geraldine」,她根本不會被選中。由於她是美國史上首名女性代表主要政黨參選,一時間她成了全國媒體寵兒,剛公布提名時,令蒙代爾名單支持度大幅飈升,一度和對手現任總統列根扯平。

可是蜜月期過後,麻煩事接踵而來。費拉娜本人財政狀况相對清晰,但她當商人的意大利丈夫,卻被媒體指控為財政來歷可疑。這小風波因為費拉娜丈夫拒絕公開個人財政狀况,而變成重大醜聞。又因為費拉娜在記者會失言,說了句「你知道嫁給意大利丈夫就是這樣的了」的爛gag,被指為種族歧視。她丈夫的「自私」,又被美國右翼婦女視為費拉娜治家不嚴、重視個人主義的象徵。加上費拉娜雖是天主教徒,卻贊成墮胎,令其兩面不討好,吸納中間票源有其先天局限。結果費拉娜成了選舉頭號風雲人物,最後其丈夫終於供出全部數字,風波逐漸終結。但經此一役,民主黨元氣大傷,民眾多少被潛意識說服,原來女性副總統還未是時候。最後,列根以525:13選舉人票徹底擊潰蒙代爾,這是美國史上最大優勢的勝利,蒙代爾只能勉強守住自己家鄉明尼蘇達州,以及黑人佔絕大多數的哥倫比亞特區。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當然,當年列根走勢強勁,經濟復蘇,揚威國際,無論民主黨派出什麼人,都難以有效挑戰。但起碼從數據而言,蒙代爾為中間票選擇費拉娜的如意算盤是打錯了;女性選民當中,也是投列根的佔多數。更糟糕的是,不少較富裕的、或來自南部的傳統民主黨支持者改為支持列根,因為蒙代爾、費拉娜、Jesse Jackson等人形象加上一起,令民主黨變得遠離美國主流。有趣的是,單論副總統人選比併,費拉娜比列根的拍檔老布殊表現好,不但在論壇更富感染力,民調也顯示,在全國10%聲稱副總統人選是投票準則之一的選民當中,費拉娜得分也高於老布殊。

事實上,副總統候選人能和正選互補雖是事實,但互補效應真正能拉多少票,一直是美國政壇的迷思。從近數十年可見,副總統候選人的正面拉票效應有限,予人負面攻擊的危機卻不少,可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老布殊在1992年敗給克林頓,就有評論歸咎於其年輕副總統拍檔奎爾在任4年表現極差,且以不學無術形象著稱。麥凱恩選擇佩林而讓人震驚,就是因為他知道上述現象,還率性而行,多少反映他心態上自居弱者,才行非常之舉。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