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2日星期二

皮諾切特借屍還魂的智利

早前歐洲現存最古老的報紙、丹麥報章《Weekendavisen》,製作了一個全球抗爭特輯,認為從香港延伸到世界各地的城市抗爭運動,可見將來並沒有end game,將會成為全球範疇的「永續革命」,並訪問了包括筆者在內的一大批學者。和香港同期出現抗爭的案例很多,值得逐一思考,包括智利。

與港天涯海角 相互關聯甚多

智利和香港位於天涯海角,但相互關聯甚多。七十年代通過軍事政變上台的智利強人皮諾切特,正是效法積極不干預的「香港模式」,促成經濟復蘇,除了得到經濟學大師、「香港模式」頭號粉絲佛列文嘉許,也成了美國總統列根、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等的密友。皮諾切特下台,和香港回歸中國,都被視為同一經濟模式的挑戰,但今天智利依然有一個自由港伊基克被稱為「小香港」,和面目全非的舊香港,一起掙扎求存。香港和智利都是APEC成員,智利也是極少數與香港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的經濟體,據說與某位酷愛智利紅酒的特區政府前官員任內大力推動有關。

說了這麼多,智利這波運動的導火線,和香港的《逃犯條例》修訂一樣,都只是Root Cause的冰山一角。當號稱南美最優秀公共交通工具的智利地鐵加價30披索,群眾怒火開始爆發,發動一連串抗爭,包括跳閘、縱火等,逐漸演變成過百萬人大示威、全國警民大混戰,一切都和香港相像。不同的是智利最終出動了正規軍,造成多人死傷,總統不得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明言與暴力軍警割席,這部分的劇情會否在香港上演,卻是另一回事。

軍法管治道統 最深層不滿難解決
智利的結構性問題眾多,隔岸觀火,容易歸咎經濟原因,就像不少外媒早前附和特區政府的「土地問題論」,而見樹不見林。誠然,智利雖然國家富有,但生活成本不停上漲,堅尼系數高達0.5,為世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如此失衡,必然存在結構性貪污、寡頭政治,例如現任總統皮涅拉就是全國三大首富之一,擅長利用裙帶資本主義漏洞製造「收成期」,信奉「讓部分人先富起來」哲學;權貴都懂得以各種名目逃稅,令資源分配失衡,公營開支緊縮,教育成本高昂,公私合營的醫療制度資源短缺,社會保障不足。智利多達四成稅收來自服務、銷售這些累退稅,大企業及銀行的稅率卻偏低,其實任何社會問題,都會引爆火藥。


但另一個結構,似乎比經濟更難解決,就是智利的軍法管治道統。現今的智利憲法,依然是皮諾切特訂立那一套,一方面要自由主義市場化,另一方面不設最低工資、打壓工會,背後有一個特權階層繞過民眾、管理一切的理念。即使皮諾切特倒台,這套理念依然根深蒂固,因為到了最後,軍隊依然是最後憑藉。就像這次智利引用緊急狀態,屬於皮諾切特以來首次,但就像香港以緊急法「止暴制亂」,只會激起群眾對政體的最深層不滿。問題是要改變這套潛規則,觸及大量收成期老人的既得利益,只會成為永續抗爭,社會撕裂得難以附加。一切豈非似曾相識?

沈旭暉(GLOs創辦人、中大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