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4日星期日

拉登夢想成真,又如何?

【咫尺地球】拉登早前對美國發表「重要講話」,呼籲美國人改信伊斯蘭來終結戰爭。這除了是姿態,也側面反映他沒有放棄建立泛伊斯蘭實體的夢想。其實伊斯蘭擴張時期,並沒有強迫基督徒皈依(通常只是加稅了事),但近代史卻有十分相似的一幕:

蘇丹馬赫迪國.太平天國

1884年,被視為伊斯蘭原教旨先驅的「馬赫迪」(Mahdi,意即救世主)推翻埃及管治,征服全蘇丹,立國14年,國祚比塔里班更長。控制埃及的英國派遣戈登(Charles Gordon)邊撤僑,邊勸降。戈登是當時全球知名的傳奇人物,曾統領攻打太平天國的常勝軍,和李鴻章結成密友,受維多利亞女王賞識,卻放棄英國國籍調停中俄爭端。到達蘇丹後,他冊封馬赫迪為土王,送去官帽和官服。馬赫迪立刻退回禮物,拒絕退兵,和拉登一樣,對英國說:要和平,改信伊斯蘭。

一年後,馬赫迪攻破戈登的最後據點喀土穆,戈登被殺,頭顱示眾。英國國內反應激烈,由女王到平民都為「英雄」之死失控,政壇大老格萊斯頓也因營救不力下台。那種震撼,不但是因為帝國擴張受挫,更因為馬赫迪是伊斯蘭首次以回到基本教義的姿態整合信徒、挑戰西方,連中國也震驚。後來李鴻章訪問倫敦,專門拜訪戈登夫人,並賞臉吃掉夫人所贈的名貴寵物犬,以示對故友的「尊重」。

拉登的接班困局

馬赫迪自稱穆罕默德嫡系傳人,幼時禁食時,和洪秀全一樣,有過與上帝對話的「經歷」,此後號召回復伊斯蘭最純樸版本,提出對西方進行jihad。他至今被蘇丹人奉為國父,也被英國宣傳為恐怖分子,在戰勝戈登後病逝。接下來的蘇丹史,卻諷刺地和戈登戰勝的太平天國如出一轍。馬赫迪原來鼓吹簡化行政體系,讓穆斯林直接和真神溝通,反對徵收重稅,但他死後的國度不但極速制度化、官僚化、內鬥不絕,由官吏包辦天上人間的溝通,那股建立金庫的熱情,更令殖民者自嘆不如。馬赫迪的繼任人自視為正宗,拒絕其他教派援助,就是鄰國埃塞俄比亞數次提出結盟,都是一句「改信伊斯蘭」頂回去。1898年,英國終於滅掉此國,馬赫迪被鞭屍,頭顱幾乎被拿來當英軍墨水瓶。

相對繼任人而言,馬赫迪本人和拉登一樣,算是有包容四海穆斯林的胸襟,曾指導印度、摩洛哥等地穆斯林抗爭。但他的部下要培養勢力範圍,教派意識愈來愈濃、愈狹隘。這就像拉登希望以超越遜尼派、什葉派的崇高姿態領導伊斯蘭,不滿扎卡維搞小宗派、挑起教內衝突,但各地領袖要互相競爭上位,不可能不建立個人地盤。假如拉登立國,死後絕不容易避過馬赫迪國的覆轍,因此他才選擇當虛君;但他本人來自阿拉伯罕見的極富家庭,曾經滄海,卻不可能期望貧民區長大的扎卡維之流虛位以待。一度被拉登名義上統一的蓋達,早已四分五裂,連起碼的分工合作也談不上。拉登和馬赫迪一樣,是難以產生接班人的——何況根據教義,救世主無論真假,都不會有接班人;就是有,也不會排隊緊接出現。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