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9日星期一

英國自民黨大契機﹕範式轉移會出現嗎?

【咫尺地球】英國大選前夕,各黨領袖公開辯論,一直是第三大黨的自民黨黨魁克萊格出盡風頭,表現拋離兩大黨對手。此外,有民調顯示自民黨支持度壓過工黨,正式進駐第二大黨的地位。一般相信,自民黨不可能勝出選舉,但由於兩黨積弱,可能出現聯合政府,自民黨取態足以左右大局。

長期三分天下不可能

上述情况出現的可能性愈來愈大。問題是,英國的小選區勝者全得政治制度,排除了長期三分天下的可能。論民調,自民黨近10年一直表現都不太差,落後兩大黨並不太多,但到了議會代表數字,才大幅度墮後。這次兩大黨表現乏善足陳,自民黨暫時有優勢,但這不代表英國可以鼎足而三﹕要麼自民黨在正式選舉叫好不叫座,要麼它直接取代其中一黨,就像百年前它被工黨取代一樣。

5年前,筆者在本欄曾預計自民黨可能崛起,英國政治在不久將來出現範式轉移,並以1906年英國大選為案例參考。當年的預言,今天似乎尚有參考價值,因此1906年的故事,值得我們再三重溫。當年自由黨黨魁金寶.班納文(Henry Campbell-Bannerman)贏得大選,開啟了英國最後一個自由黨朝代(1906-1922)。自由黨原有定位是衝擊保守權貴、全民普選,當普選不再是議題,自由黨就需要新定位。同時,普選逐步出現後,主打基層的工黨隨之誕生,無論自由黨有多左,信奉經濟自由主義的它,都不能比工黨更左。結果自由黨變成左右不討好的中間派。1910年開始,自由黨在國會的票數不足以組閣,唯有與黨內外的愛爾蘭議員結盟,後者的目標就是愛爾蘭獨立;當愛爾蘭真的在1921年獨立,自由黨的根基,也就什麼也沒有了。1922年,自由黨被保守黨和工黨左右夾擊,一舉潰敗。

自從貝理雅提出「新工黨」的概念,固然為工黨帶來黃金十年,但同時也製造了範式轉移的空間﹕可能性之一是當工黨向中間靠攏,它和自民黨組成聯合政府的可能性大增,一旦成事,工黨左翼可能慢慢分裂;可能性二是自民黨可以在某些議題走自己向左的位置,在工黨民望下跌時,起取而代之的作用;更有遠見的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自民黨找到一個劃分敵我的新方式,將主導政壇的左右之分徹底顛覆,題目可以是歐盟、戰爭、環保、道德、移民又或國家主義,總之,不能是經濟的左與右。

左右逢源 自民黨乏方向

然而,目前自由黨的殺着卻正正是經濟﹕克萊格批評工黨福利政策導致債台高築,又批評保守黨的小政府大市場政策不能解決金融海嘯危機。這樣固然得到選民共鳴,但畢竟走不出一條自己的路線,目前成功全賴左右逢源,這是極危險的。到了危機過後,傳統的左右二分依然存在,這不是長治久安之計。結構上,英國的輝煌歲月早已過去,美國可以靠借貸度過金融危機,英國有價值的國有資產卻已不斷變賣,無論經濟路線是左是右,都不是治本的方略。未來的英國大方向,可能只會圍繞相對小的範疇進行對立,例如集中火力催谷某產業能否救國,某項具體福利政策應以哪種方式推行,應否大舉限制銀行金融投機,又或是否應參與某種全球新貨幣改革的醞釀等。一道「大政府」、「大市場」的教條大公式,已不切實際。在這格局中,自民黨能否把握機遇改變政壇範式,還是只為了短期利益,而跟隨舊範式繼續選舉工程,就得看黨領導的遠見了。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