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星期一

柬大審訊:死者的最後公道

【咫尺地球】筆者近日從柬埔寨回港,對當地的赤柬世紀審訊十分關注。談起赤柬,上一代人會記得他們執政期間帶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估計全國約1/5 人口(200 萬人)不自然死亡;即使是最保守估計也不少於100 萬。諷刺的是,雖然赤柬倒台逾30 年,屠殺至今難問責,當事人都把責任推向已死領袖波爾布特,直到近年,聯合國特別法庭才正式起訴5 人。

這5 人曾幾何時都是風雲人物,包括赤柬第2 號人物農謝、前國家主席喬森潘、前外交部長英薩利、英薩利的妻子前社會部長英蒂麗(波爾布特太太的妹妹),以及臭名昭著的S-21 集中營監獄長康克由,其中康克由已在2010 年被判刑35 年,但他堅持只是執行命令,一直要上訴。

剩下的4 名被告都垂垂老矣,最年輕的英蒂麗也有79 歲,對個人生活而言,無論判什麼刑罰都分別不大,但面對歷史,審判卻有重大象徵意義。雖然大多數學者相信整個赤柬領導層都要為屠殺負責,但這次審訊卻注定難以確認這點,甚至可能變成赤柬爭取同情的平台,因無論是談及最微小的細節,還是最宏觀的大局,深究這四大赤柬領袖的責任,都容易失控:

赤柬或藉審訊博同情

1. 四人當中, 曾被判缺席死刑、在不少回憶錄被評為邪惡的英薩利,道德水平似乎最低,但他呼冤的理據最充分,因他是赤柬殘餘部隊在90 年代瓦解的最大功臣。當時柬埔寨領袖洪森與英薩利達成協議,英薩利率領赤柬最精銳部隊投降,換取國王西哈努克特赦,政府更委任英薩利部下繼續管理赤柬從前控制的地區,英薩利這個昔日最極端的共產主義者,因而得以經營寶石貿易致富。現在他被起訴,自然覺得被過橋抽板,洪森也十分尷尬,畢竟當時他說英薩利讓國家終結戰爭,立下大功,從前一切都可抵消。英薩利自然想,要是會秋後算帳,日後還有誰願意投誠?他的老部下也為他不忿。

2. 喬森潘在數年前已寫下回憶錄公開自辯,在國際社會獲得的同情相對較多。這因他把自己定位為赤柬同路人、而不是核心,事實上,他是西哈努克時代的一名部長,自言只是被波爾布特拿來當裝飾,因出身問題,從不被充分信任。他的支持者振振有詞稱要是擔任赤柬虛銜的文人也被判刑,那麼邱吉爾、基辛格等捲入不少人道災難,也應一早受審。由於喬森潘負責赤柬對外形象,被國際社會視為溫和派,也不像英薩利那樣識時務,現在一貧如洗,令一些人認為這名一派學者風範的老人不應被犧牲。

3. 英蒂麗以患上腦退化症(老人癡呆症)為由,獲准毋須上庭。以她當時的個人身分,其實並未躋身赤柬最核心,有婦女組織認為她被審只是作為丈夫和波爾布特的「替補機制」,並不公允;不少前赤柬軍官直接殺人,更應被審,不過他們目前在政府效力罷了。必須一提的是,赤柬雖極度仇視知識分子,但領導核心的教育水平卻極高,平均遠高於革命時期的中共、越共、馬共等,不少都是留學法國的精英。

英蒂麗是第一位持有英國文學學位的柬埔寨婦女,畢業於法國名牌索邦大學,回國後任教授,英薩利是她在法國的同窗;剛提及的喬森潘更是巴黎大學經濟學博士,回國後任教授;波爾布特本人也是法國留學生,幾乎死在他手上的西哈努克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殺人狂魔有溫文爾雅的知識分子魅力。這批人的知識分子味,到了受審時又忽然重新顯現出來,加上赤柬執政時間短,沒太多文獻留檔,令這些熟悉西方遊戲規則的精英容易應付。

4. 農謝在現存赤柬「四人幫」中資歷最深,波爾布特的領袖位置還是他讓出來的,原來按排順,他應在60 年代繼位當領袖。他最着重從大歷史角度為赤柬辯護,堅持赤柬是「愛國運動」,認為大屠殺的宏觀背景並非赤柬的極端政策,而是美國擴大越南戰爭、空襲柬埔寨,並策劃政變,令柬埔寨農村人口被迫逃往城市,造成種種經濟問題,才不得不以非常手段解決之。

這說法邏輯自有問題,但美國須對柬埔寨戰爭負責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也有人擔心要是逼得這些元老太緊,力主空襲柬埔寨、造成大量平民死亡的基辛格也會被牽連。其實西方學界一直有左翼學者以類似觀點為赤柬辯護,包括著名公共知識分子杭斯基,直到大屠殺被揭發,才逐漸沒有人敢高調為赤柬說話。

民眾冷淡歷史隨錢流逝

5. 最重要的還是現任柬埔寨首相洪森一直對審訊並不熱中。他源出赤柬,因逃避整肅投奔越南,後來被扶植為領袖,而他這支軍隊在早期犯下的人道問題也不少。洪森一方面擔心被翻舊帳,另一方面也擔心他的起家過程有新問題,因而對審判得過且過,理據大家很熟悉,就是柬埔寨要努力發展經濟,不要再浪費時間內耗云云。加上他在90 年代收編了不少赤柬殘餘勢力,以擴充自己的部隊,也令他自覺有責任保護他們。柬埔寨人普遍相信,洪森最希望這些赤柬高層自然老死,讓歷史問題自然解決。

面對這樣的景况,柬埔寨人民沒顯示太強烈的情緒,似乎赤柬的歷史已被全面消化,今天看見的痕迹,就是種種與赤柬有關的書籍在大街無處不在。金邊最重要的旅遊景點就是S-21 集中營和執行死刑的萬人塚,後者更交由日本公司經營, 「發展旅遊商機」,園地有迪士尼樂園式的地圖導賞,壓場亮點是死難者的骷髏頭紀念塔,無論當局怎麼說「保留歷史」,也難免予人消費悲劇的感覺。這不禁教人想起斯大林的名言, 「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人是數字」,殺一、二百萬人的始作俑者難辦,殺一個人的兇手才好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