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1日星期六

閱讀先知漫畫事件的反例

【咫尺地球】丹麥二流報章刊登先知漫畫演變成全球穆斯林的反西方示威。「文明衝突」、「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平權政策」一類名詞被重複使用,目的是為事件的必然性解畫。但這次事件絕非必然,同類情形其實不斷出現。以下反案沒引發同類爆炸,自然各有前因。

反例1﹕葛培理兒子失言

以「侮辱伊斯蘭」來說,這批漫畫絕對比不少美國要人近年「失言」的程度為輕。如被升上神壇的葛培理,有一名「敢言」的兒子富蘭克林接班,他也是布殊就職典禮的官方領禱人。九一一後富蘭克林稱伊斯蘭是一個「非常邪惡的宗教」,穆斯林信奉「另一個神」(暗指魔鬼或敵基督),號召美國用大殺傷武器「毁滅」敵人,後又在復活節以勝利者姿態走到伊拉克傳教勞軍。但富蘭克林的政治宗教背景,反成了他的保護傘,他的言論可被理解為「個別宗教派系的個別人士意見」,這類意見千年來穆斯林早已司空見慣。丹麥漫畫沒有宗教的保護,貌似玩笑,反更易被穆斯林理解為西方社會的集體偏見。

反例2﹕兒童漫畫的先知像

這次爭議涉及伊斯蘭教不能畫穆罕默德像的禁忌。世界各地的兒童教科書其實每日都在犯禁,筆者幼時就曾讀過香港出版的世界名人漫畫,不但穆罕默德面部表情豐富,行為話語還相當人性化。英國歷史讀物常談十字軍,偶爾也會「過分形象化」地演繹伊斯蘭意象。凡此種種都相當政治不正確,卻被按下不表,原因之一是它們懂得以同樣方式同步描繪基督教或西方人物,有客觀的平衡效果。丹麥編輯聲稱從前有大量醜化美國的漫畫,故現在才畫畫穆斯林「開玩笑」,但時序並非同步,出處也相異,予人「反擊」而不是平衡的感覺。編輯的說詞,也就顯得欲蓋彌彰。

反例3﹕互聯網人像合成圖檔

近年網上流傳大量諷刺圖檔,涉及國家和宗教圖騰,讀者可能比這批漫畫更多。如有反戰人士製作自由女神凶神惡煞地說「你不要問問題」的圖像,諷刺美國攻伊﹔ 有森姆大叔打扮的布殊豎起中指問候敵人﹔更有廣告引用經典的「make love, not war」,以兩個性交中的裸男為主角,飾演「1號」的是拉丹,在下面的「0號」是布殊。丹麥報章稱少有拉丹漫畫,這自然不是事實,最著名的合成檔曾醜化他為電影《凸務之王》的「邪惡博士」,將他的助手扎瓦希里變成「邪惡博士」的複製小人。因這些圖像的流傳渠道並非傳統主流傳媒,互聯網缺乏單一監控規條、單一負責人,這些爭議漫畫無論有多少人光明正大地看過,也不能成為理想的爭議對象。故這次示威一大關鍵其實是西方傳媒和它們象徵的信息霸權,就像弱勢社群爭取傳媒的語言正確運動一樣﹔究竟有多少人被傷害,從來不是重點。

反例4﹕斬首片段的令人不安

西方大報轉載漫畫時下了一些註釋,聲稱是「痛苦的決定」,但為了言論自由才決定讓更多人了解事情來龍去脈,「絕不代表本報立場」。但這些決定,與其他決定並列,卻「並」出新問題。問題是每當半島台發放拉丹或扎瓦希里的錄像講話,華府都會建議傳媒不要「完全」報道,擔心內有暗語。扎卡維把人質斬首的片段不為西方正面刊登,論據則是基於人道立場,「免令觀眾不安」。由此邏輯推論,西方傳媒認為先知漫畫激起穆斯林反感的嚴重性,不及斬首片段激起受害人親友不安的嚴重性﹔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又不及播放拉丹講話。這兩個立論大概連西方傳媒編輯也不一定有察覺,但內裏隱隱涉及對穆斯林潛能量的輕視,在不尊重其他文化時,又犯了低估別人的 patronizing毛病,結果就協助了穆斯林的大規模動員。可見漫畫爭議雖源自不起眼的小事,但也是眾多元素共同發酵而成,不易被隨便複製。因無知而畫了穆罕默德像的香港漫畫似可放心,但改版時還是一併改了吧﹗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