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8日星期六

葡萄牙.巴西.安哥拉﹕由足球走向政治的拉丁鐵三角

葡萄牙打入世界盃四強期間,筆者恰巧身在該國,眼見大街小巷除了掛滿葡萄牙國旗,還經常出現兩面姊妹旗,代表同樣使用葡語的巴西和安哥拉,因為這是3個葡語國家首次同時打入決賽周。凡是它們獲勝或打得出色,酒吧幾乎都有贈飲,酒店都會送贈球衣。這個拉丁鐵三角的出現不止是球壇的事,也是對歐洲一體化的挑戰、對「拉丁一體化」的強心針。要探討這個鐵三角,我們應首先認識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拉馬戈(Jose Saramago)。

諾貝爾獎得主的《石筏》狂想曲

薩拉馬戈和不少諾貝爾獎得主一樣,是公開的左傾分子,曾經加入葡萄牙共產黨。他在獨裁者薩拉斯(Antonio Salazar)統治期間固然是異見人士,就是在今日的民主葡萄牙也是個邊緣人物,因為他的作品有明顯無神論傾向,屢屢挑戰宗教禁忌,立論比《達文西密碼 》更富挑釁性。葡萄牙卻是傳統天主教國家,境內的小鎮花迪瑪(Fatima)更是聖母最後顯靈的聖地,保守勢力經常對薩拉馬戈口誅筆伐。最終這位文豪選擇自我流放到大西洋的西屬加那利群島。

儘管如此,薩拉馬戈作為史上唯一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葡語作家,還是成為葡萄牙民族主義的代表人物,地位比華人社會的高行健還要崇高。他對全球一體化持強烈反對態度,這除了源自他個人的共產信仰,也源自他對歐洲大陸的不信任。相反,他認為整個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和葡萄牙)擁有和歐洲大陸完全不同的文化傳統和經濟體系,強行加入歐盟只會被德法主導的大陸國家「消化」﹔半島應該和拉美及其他前殖民地靠攏,從而疏遠歐洲。

1986年,薩拉馬戈發表寓言小說《石筏》(A Jangada de Pedro),講述伊比利亞半島忽然從法國邊境的庇里牛斯山斷裂,成為大西洋的孤島,慢慢向西漂浮,最終座落於非洲西岸的安哥拉和南美洲東部的巴西之間,構成一個地理獨立的「拉丁洲」。這樣的佈局,除了方便三國球隊打聯賽,更重要的是作者將融入歐洲歸類為「全球一體化」,卻將融入拉美和非洲歸類為與之相反的「本土化和在地化」。這樣的辯證,不但在葡國有市場,而且在拉美和非洲同樣有市場,因為它們相信依靠一個世界邊陲的前宗主國,既可以享有一體化的經濟效益,又能避免被強權全面消化,並維持一定本土特色。這樣的思維,催生了一個被英語世界忽視的組織﹕葡語國家共同體(Comunidade dos Paises de Lingua Portuguesa,CPLP)。

「葡語國家共同體」異軍突起

CPLP在1996年成立,成員除了葡萄牙,還包括所有前葡屬殖民地,包括巴西和非洲的安哥拉、莫桑比克、畿內亞比紹、佛得角群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2002年再加上剛獨立的東帝汶。組織還有兩個觀察員,一個是表面上相當愛國的澳門,另一個是前西班牙殖民地、位於聖多美旁邊的赤道畿內亞。這個組織以文化為名,實質目的是建立類似英聯邦的鬆散網絡,成立共同體,以抗衡歐盟。葡萄牙一直希望CPLP成員國可以擁有更緊密流動關係,曾提出互相承認國民身份、讓成員國民自由往來。雖然建議因為歐盟強烈反對而擱置,但CPLP國民依然在葡國海關享有特別服務。

值得留意的是 CPLP的非洲國家多是新興產油國,近年成了各國爭奪的對象,美國固然加強當地駐軍,中國亦大力進駐投資。葡萄牙這時候強化CPLP,無疑令它的國際影響力死灰復燃。例如聖多美數年前發生政變,黑手包括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的兒子,CPLP最終對穩定局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他大國反而力有不逮。東帝汶獨立時,大多數人主張使用印尼語,少數精英卻堅持用葡語,背後也有CPLP幕後獻策。假如遊客在葡萄牙發現C朗拿度和胖朗拿度球衣並列,請不要驚訝﹕畢竟他們都是CPLP兄弟,還可能成為皇馬隊友,Touchwood。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