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0日星期六

東非混戰與政府功能的自然分拆

一度成為貧窮代名詞的埃塞俄比亞出兵索馬里,新一代驚覺「埃塞俄比亞也能出兵」,殊不知這兩個東非國家昔日曾爆發小冷戰。然而新戰役和舊冷戰異曲不同工,因為兩國已由主角淪為配角。

「埃塞俄比亞霸權」與代理冷戰

根據舊遊戲規則,埃塞俄比亞並非一般第三世界國家,而是和60年代的伊朗、日本、以色列一樣,被美國選定為維持地區穩定的代理人,算得上有國際影響力。埃塞老國王塞拉西有擊敗意大利復國的威望,也是當時最資深的王室成員,在不少場合因論資排輩被安排在首席,成了國際元老。根據內地學者的說法,由於埃塞那一千名參與韓戰的士兵「被解放軍狠狠教訓了一頓」,老國王「覺今是而昨非」,轉而和中國改善關係,成為不結盟運動要員。但在國際層面,塞拉西始終是公認的美國打手。

埃塞在50年代兼併了前意屬殖民地厄立特里亞(現已重新獨立),並有意外擴,鄰國索馬里則希望將埃塞境內的同胞聚居地奧登加納入版圖,所以兩國成了冤家。美國力挺埃塞,蘇聯就全力援索。後來埃塞發生政變,老國王被推翻,共產黨上台,得到蘇聯全力支持;美國人棄我取,改和索馬里結盟,兩國打了一場大戰。美蘇影響在那場戰爭顯而易見,兩大非洲窮國不切實際的「大國」沙文主義同樣昭然若揭。

無政府狀態=大政府外判?

時至今日,埃塞支持索馬里過渡政府,打擊民望更高而又反埃塞的索馬里新軍,但潛規則已完全改變。國際社會認可的傀儡政府自稱「恢復和平與反恐聯盟」,實際上是軍閥大雜燴,一些士兵更是鄰國戰後走來「爭取就業機會」的僱傭兵,只能控制首都部分地區,代表以戰養戰的嘍囉(也就是非西方世界眼中的真正恐怖分子)。高民望的叛軍「伊斯蘭法庭理事會」源自境內清真寺,因要自保而先後組成法庭和民兵,再逐步擴張,像巴勒斯坦哈馬斯、埃及兄弟會、印尼回教祈禱團那樣兼營慈善事業,其領袖謝赫艾哈邁德原是一名教師。負責調停雙方的則是索馬里境內一群部落酋長,代表土地利益,聲稱誰不停火就打誰。

這些勢力背景不同,但都有下列共通點:一、並非代表單一種族或國家算盤,分別代表僱傭軍事、宗教福利與宗法土地;二、和國外聯繫並非以政府為主,例如軍閥聯盟盟友是埃塞軍人,伊斯蘭法庭支持者是各地瓦哈比派穆斯林,部落酋長只與其他部族有聯繫;三、架構相對簡單,無整全行政能力,卻分別取代了政府的軍事、社會、意識形態、文化、農業等局部功能,也就是無形的手已有效將大政府「分拆外判」。所以今日東非混戰同樣有各國參與,國家卻不再是代理人,戰爭已非國家化。索馬里陷入無政府狀態十五年,在美國眼中固然是「失敗國度」,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實驗中的新原始秩序﹖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