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6日星期六

「汗血寶馬」和「麵粉革命」的建構故事

2006年倒數階段,中亞土庫曼國父兼終身總統尼亞佐夫(Saparmurat Niyazov)病發身亡。本欄曾述及此人風格之獨特直逼金正日,卻頗有國際視野,但究竟什麼是真正的土庫曼﹖以下源自境外的幻影,值得我們再三閱讀:

汗血寶馬象徵「中土友誼」?

2002 年,土庫曼將「汗血馬」贈予中國;四年後,尼亞佐夫死前訪華,再帶來一匹寶馬,令內地媒體大幅炒作汗血馬史——史載西域大苑國(也就是今日土庫曼)盛產「揮汗如血、日行千里」的寶馬,漢武帝為奪馬發動勞民傷財的汗血馬戰爭,後來寶馬到手,質素貨不對辦,但名氣已垂千古。漢武帝歷盡艱辛才得到汗血馬,胡錦濤卻能安坐京城接受西域土酋朝貢,如此對照,自然教人「信服」中國國勢超漢趕唐。

上述汗血馬報道一律說中土友誼源遠流長、能源貿易持續發展,受眾得到土庫曼是中國新附庸的印象。其實尼亞佐夫雖然討厭英美說三道四批評其獨裁,對西方財團卻遠比對華資友好;顏色革命後親美的吉爾吉斯也留在中俄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土庫曼卻以中立為名不加入,連獨聯體也敢退出。正因北京對土庫曼外交難以捉摸、沒有把握和它建立像哈薩克那樣的關係,才高調炒作汗血馬,建構「應有」的土庫曼形象。但假如土國新領袖忽然親華,上述建構卻會顯得天衣無縫,中國崛起論會順理成章,過去若即若離的中土關係可能永無(主流)人知。

「麵粉革命」盜版劇本

另一故事發生在尼亞佐夫死後,流亡反對派推舉的總統候選人奧拉佐夫不獲官方認可,宣佈進行顏色革命系列之「麵粉革命」:內容是委託商賈向國內送出100噸麵粉,賑濟「糧荒」,取得民心後再發動民眾在選票自行寫上反對派候選人的名字。這樣做的關鍵不止是變相賄選,精彩之處在於無論多少人照做,官方都無正式數據可查,因為反對派候選人根本不在名單上,奧拉佐夫都可按顏色革命劇本投訴「選舉不公」,更可憑派發多少麵粉推斷「應有」得票率,那時在國際輿論配合下,倒可能由無到有革命成功。

事實上,尼亞佐夫在世時,美國確曾將之列為潛在革命對象,但見此人沒有向中俄一邊倒,對內控制無孔不入,反對派勢力微弱、民意基礎有限,一直不敢出擊。土庫曼天然氣豐富,有免費能源供應,國民生計不比鄰國差;超市貨品不時短缺固然有農業虛報成分,但更多是共產配給制的後遺症,並非生存層面的「糧荒」。但假如土庫曼反對派在國外力挺下上台,麵粉革命又會顯得天衣無縫、顏色革命論又會順理成章,後人只知反對派深得人心,不會再探究前總統「暴君」、「騎呢君」以外的面目。

由於土庫曼資訊封閉,我們得到的信息已失真,該國人欣賞上述建構,可能就像我們看張藝謀電影那樣滴汗。殊不知境外演繹者握有令非常變動合理化和順理成章化的話語權,足以化不可能為可能,變幻影為真實。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