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7日星期六

世代政治心理學搬上《英女皇》銀幕 (下)

【咫尺地球】英女王最難承受的是她身旁的王室成員偏偏都好出風頭,習慣出言不遜,唯有她「孤家寡人」。就是不算戴安娜 ,王妹瑪嘉烈公主年輕時以反叛著稱,電影《英女皇》也有暗示她當年的叛逆﹔王夫菲臘親王常發表種族主義言論,最愛問非洲領導人是否還用長茅、大洋洲是否還有食人族一類IQ題﹔王儲查理斯常有日記流出市面,最近問世的是對香港回歸儀式的辛辣諷刺。當她發現國民居然不欣賞她一生的堅持,那份痛苦是恐怖的。電影說她認真想過退位應是空穴來風,但她任內過得比前任君主都委屈和不人道,也是事實。為了讓職業冷酷的女王人性化而不過火,《英女皇》引用了世代政治心理學,來說明她心路歷程的轉變,這值得香港政客和評論員參考。

愛德華八世Vs戴妃

根據學者Robert Jervis的名作《國際政治的知覺與錯誤知覺》,一個人的日後決定最受四類舊事影響﹕親身參與的大事;青春期到成人階段經歷的群眾事件﹔對其國家構成深遠影響的歷史現場﹔有足夠知識去提供另類分析的個案。電影說英女王一生的烙印,都是源自愛德華八世退位的風波。

1936年,伊利沙白二世只有10歲,目睹群眾就叔父是否退位掀起激烈爭端,最終意外將他父親送上王座,間接導致毫無準備的父親操勞過度英年早逝。這件事完全符合Jervis的定義,影響了英女王一生,自此她深恐群眾的盲目會影響王室,心裏大概認為叔父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決定十分自私,過分「有我」,何況美人不但曾離婚(違反聖公會教義)、來自美國,更公開同情納粹,令愛德華成為綏靖政策重點對象,喪失代表超然國格的資格。她日後對戴妃作風的不滿,其實也是源自與愛德華八世的比較﹕ 在她眼中,這是不負責任的典型,所以兩人生活愈多姿多采、性格愈鮮明、見報率愈高,她愈看不過去。

由戴妃喪禮到王太后喪禮

現在戴妃危機圓滿解決,英女王年過80,奪回超過八成滿意度,認受性再度拋離全國政客,也解決了女王大半生的世代政治心理情結。自此,她對群眾和個人情感表露都放開了。正如電影介紹,貝理雅已故母親剛好和女王同齡,他的介入容易令女王相信愛德華八世那一代的事情,和貝理雅這一代的看法,實在不可能一樣。戴妃死後5年,王太后以101歲高齡逝世,這位王太后大概是電影改篇得最嚴重的人物,事實上她雖是維多利亞時代出身的古物,思想卻比查理斯開明,老早鼓吹婦女解放和同性戀合法化,和電影的封閉形象全然不同,且是戴妃以外最受歡迎的王室成員。那時的喪禮,反映英女王已完全拋開冷酷到底的訓練,不但主動發表電視講話、四出和群眾交談,更以乳名送道別卡予母親,一切都是為了展示人性一面,以示王室不但從戴妃喪禮復原,更要洗脫舊世代的心理烙印。但是年過花甲還能面對烙印的人始終不多,作為前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政界還不是充滿古物﹖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