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0日星期六

英女王、英國首相與英國總統 (上)

【咫尺地球】「申報利益」據說是一句潮語,我得招認是英女王 fans。她那套不輕易表露情感、不為小事大驚小怪、永遠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的人生態度,即她認為的「英國美德」,在香港已成追憶。海倫米蘭在電影《英女王》演活英女王,和盧海鵬演活羅文不同,觀眾唯有通過她的演技、配合導演小心翼翼的佈局,才能逐漸發現王室在現代社會的剩餘價值,才明白女王大半生的冷酷和近十年的不太冷,大概都別無選擇。

電影對後 911布殊的隱晦諷刺

《英女王》表面上完全在說英國的故事,其實不斷和美國對比。近年來,每當改革派提出廢除君主立憲,君主派最形象化的回應,就是國王讓政客學會謙卑,否則「英國總統」變成國家元首,就會像美國總統那樣自稱代表民意和「神意」,特別在國家危急時可能毫無制約。電影中,王室幕僚偷偷對貝理雅說,英女王依然相信王室代表神,貝理雅叫對方不要把神牽扯進來,這其實已和布殊 9/11後「言出必神」的作風針鋒相對——畢竟,神權是貝理雅不能掌握的。末段女王提醒貝理雅,他也必會遇見突如其來的負面民意,暗示只要有她在,政府的低民望和國民對國家的信念就可以區別,這也是諷刺布殊近年的低民望和美國人的國家認同被捆綁在一起。

從這角度看,英女王內斂的性格就可以理解了:她的角色若被一般政客承擔,政客必會乘機出風頭或將禮儀政治化。假如連王室也像戴妃那樣玩民意遊戲,在她看來,王室其實是少了存在價值。當國家遇上二戰或 9/11一類危急關頭,政客形象始終難以超然於日常利益,帶領國民的若是他們,未免有欠說服力。王室雖然生活豪華,但其實不能有自己,這樣才能擁有國家的最高象徵權力……起碼,英女王一生都是這樣想的。海倫米蘭的演繹能掌握這關鍵,實在難得。

喬治三世、維多利亞之後的孤家寡人

不過並非每個英國國王都如此內斂。伊利沙伯二世這方面的自我設定,比前任都嚴格。以和她一樣在位超過五十年的兩位近代國王為例,喬治三世被看成最後一位嘗試在君主立憲制操控議會的國王,一生多次指派屬意政客組閣,冊封大量新貴族配合,因此好惡無可避免地廣為人知。維多利亞女王則和部分首相結成私人密友,公開對 19世紀的政治大老格萊斯頓( William Gladstone)表示討厭,經常以此顯示女王尊嚴,至死還以為自己很大權。他 /她們需要性格,那時候大英帝國還在擴張,需要鮮明形象的領袖維繫擴張的連貫性,而且一般國民還不太明瞭君主立憲,政府也要借助王室的公開態度向鄰國「試風」。換句話說,那時候,君主比現在更像政客。但今天英國是收縮中的夕陽,民眾只需王室做非政客行為,伊利沙伯二世就小心翼翼,和任何首相都保持禮貌距離,吩咐把一切表態性信件和指令立刻燒掉。有了女王性格分裂的非人生活,英國也就沒有了總統。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