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4日星期六

商榷《門徒》的金三角夕陽論

港產電影《門徒》超越本地化局限,觸及金三角毒梟的現狀和未來,又把知所進退的人生哲學融入國際政治,可算與國際接軌(又毋須自我東方化)的代表作,令人鼓舞。然而電影預言金三角十年內變成旅遊中心,更特別提場有中國掃毒的功勞,姑勿論是否為鋪墊內地電檢,都未免簡化了事實的全部。

國家解體與毒品國際化

《門徒》主角劉德華不斷製造販毒理據,以供求關係開脫,這論調在金三角宣傳已久,甚有去殖意味:當年英法把鴉片引進金三角牟利,今日東南亞把海洛英賣回西方青年,可謂供求報應。然而金三角國際化並非自然供求,也不是殖民設計,卻牽涉國家解體與準國家成型。金三角鴉片產量由60年代的60噸上升到70年代的 1000噸,關鍵人物除了舊毒梟羅興漢,還有《門徒》提及的販毒大王坤沙(Khun Sa),以及知名度較低的李文煥和段希文。李、段都是國民黨軍官,原屬將軍李彌在滇緬邊境建立的反攻大陸基地,後來尾大不掉,李彌被召回台灣,部下靠鴉片為生。坤沙則在緬甸搞獨立,也曾參與國民軍,被李彌親手提拔為少尉,後來自立門戶,1996年向軍政府投誠。

近年產量壓倒金三角的「金新月」異軍突起,也是全靠塔利班 統治阿富汗,先以鴉片維持國庫,再宣布禁毒操控價格,政權崩潰後,不少成員才變成全職毒販。哥倫比亞也是左翼游擊隊挑戰政權失敗後,才興起打覑平民旗號的麥德林集團。三大產地都是由準國家逐漸轉型的非國家個體,不可能完全被國家反恐消滅。近年美軍在阿富汗邊境掃蕩塔利班,以反恐之名援助哥倫比亞右翼政府掃毒,都是愈掃愈多,因為毒梟已和鄰近政治經濟體系融合,負責一定人口的生計。

緬甸分離主義與金三角北移

金三角鴉片出口近年確實少了,但替代鴉片的本土經濟無一成功:農民被鼓勵種玉米,發現利潤有限;靠橡膠樹出口,被環保組織批評;大亨(例如坤沙兒子)經營賭場,又被中泰政府限制越境賭博。沒有鴉片輔助、沒有社會福利網,當地農民連溫飽也成問題。鴉片減少之際,來自金三角的冰毒和搖頭丸其實持續增加,只是中心北移到中國邊境的「新金三角」而已。毒梟放棄鴉片種植場,改營更易掩飾的人工化學地下工廠,方便和內地買家更緊密合作,反映內地連地下活動也已取代香港。

《門徒》提及一位「鮑將軍」宣布禁止再種鴉片,這位將軍應是緬甸佤族領袖鮑有祥,被西方看成坤沙後的大毒梟。與坤沙依附國民軍相反,鮑將軍長期參加緬甸共產黨,後來解散緬共自立。不但坤沙的撣邦要獨立,身為撣邦第二特區的佤族「佤邦」同樣要獨立,鮑有祥聲稱以人頭擔保在2006年全面禁毒,正是中央地方的討價還價。自從緬甸軍政府在2004年更換領袖,支持和少數民族和解的總理欽紐去職,中央地方關係再度拉緊。毒品(軍費)和武裝是各邦自立的基礎,自不會這時輕言放棄,據說美國衛星年前還發現佤邦鴉片田面積大了數倍。金三角大本營開始遠離泰國 和寮國是事實,至於其全面消亡,恐怕緬甸軍政府健在也不會發生。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