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5日星期一

《戀童如子》﹕當戀童遇上相對論

【咫尺地球】挪威電影《戀童如子》曾在香港電影節上映,當時譯作《仔仔一堂》,明顯《戀童如子》這台灣譯名要好得多。這電影雖然拍攝手法傳統,但由於以戀童這敏感素材為劇情內容,還是充滿爭議。爭議原因,正如電影介紹所說,導演並非一面倒妖魔化那位外貌斯文彬彬有禮的戀童中年漢,而是有嘗試通過對白了解戀童漢的自辯思想,雖然最終他既被受害人毒打、再被警察帶走,合乎一切社會的道德規範,但還是帶出了戀童能否容許相對判斷的思考。

北歐國家與性業

挪威影壇容得下這類電影,這多少和北歐性業發達的背景有關。自從瑞典在18世紀開始退出世界爭霸行列,北歐就開始邁向「無霸年代」,一方面逐漸培養出福利社會的傳統,另一方面在道德層面則愈來愈開放,除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被稱為「性都」,瑞典的色情事業也十分蓬勃。由於北歐各國的人口政策相對寬鬆,不少蛇頭都安排來自各國的性工作者着陸當地,再分銷到其他國家,這更奠定了北歐性業轉口站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北歐不像戀童盛行的美國,存在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的長期論爭,社會較為接受探討《戀童如子》這類議題。

荷蘭戀童政黨成為眾矢之的

當然,戀童是世界各國都不接受的,因為它侵犯了未成年男女對成年人的信任,這行為甚至被視為有如食人肉一般,違背了人類的普世價值。正如《戀童如子》講述,受害兒童可以留下終身陰影,可以變成性無能、也可以被勒索,所以無論事發時他們是否自願,基於兒童不能判斷是非的假設,戀童者都有罪。近年國際社會針對互聯網傳播的戀童照片,更掀起了跨國打擊戀童獵人和網民的合作,在不少國家,電腦藏有兒童色情照片的刑罰比打劫更嚴重。然而在泰國一類「童妓大國」,當局始終未有全面配合國際社會的反戀童鬥爭,一來這實在難以追查,二來這也影響了當地經營戀童業務者的生計。然而也有人嘗試對上述共識作出挑戰,例如主張把合法性交年齡降至12歲,這正是荷蘭一個新興政黨的主要政綱。可以想像,這政黨立刻成為眾矢之的。

然而無論是12、14還是16歲,這都是一條人為的劃界,難免充滿爭議;是否涉及性交才算是戀童、才算是不道德,這是另一條難以一刀切的線。《戀童如子》的受害男孩一方面知道了為戀童漢口交不符合社會規範,另一方面遇到危難時卻還是會向他求助,因為那時候,他們關係就不是戀人,而變成了父子。那麼這些線可以怎樣去劃﹖已故流行樂壇巨星米高積遜就是好的驗證例子。

米高積遜的戀童辯論

當米高積遜捲入戀童官司時,他自辯是其中一名他接待過的小童,受貪錢的父母指示才進行誣衊,最終雙方庭外和解,究竟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已經無從判斷。但美國人還是認定米高積遜行為可疑,因為他的自白確實超越了一般人對小孩的愛護﹕據他所言,由於他的童年缺乏溫暖,因此在成名後千方百計尋回失去的童年,不但把家居佈置為兒童樂園、自居永遠長不大的小飛俠,還經常招待兒童到家玩樂,有時甚至睡在一起,就像天真無邪的小孩子一樣。問題是,假如米高的行為僅止於此,他確實沒有違背法律,卻已違背了社會規範,而跟他和衣共寢的小孩長大後同樣可以被同輩嘲笑,同樣可以遺下陰影。但在另一角度看,假如那些小孩自身同樣缺乏家庭溫暖,而當米高是家庭成員、有如親生哥哥,則兄弟相擁在一起也還可以交代過去。米高逝世後,美國人又忽然對他的疑似戀童行為按下不表,更令米高粉絲發現戀童道德問題更多是社會定罪,而不是法律定罪。

「戀童犯」波蘭斯基的引渡爭議

另一個涉及世界名人的戀童案例,發生在奧斯卡大導波蘭斯基身上。波蘭斯基和米高積遜不同,不愛男童而愛女童,而且不似米高有完整版本解釋自己的動機,而是在1977年在派對單刀直入的侵犯13歲女童,事後被美國起訴,流亡法國,終於在流亡約30年後被瑞士警方拘捕。但他被捕後,一向對戀童深惡痛絕的國際社會卻沒有多少人支持瑞士政府,除了認為這是瑞士向美國交好、以彌補瑞士銀行協助美國企業洗黑錢的失誤,波蘭斯基案件的本身也充滿爭議性。例如該名受害人多次要求美國警方終結案件,雙方也肯和解,不少人覺得糾纏下去才是對受害人的不公﹔此外,假如波蘭斯基事發時不知女童只有13歲,那樣他就和米高相反,法律上有罪,但在社會規範上卻算不上戀童。

戀童行為是否有廣義性和相對性?

戀童有其法律定義,對此不同國家有不同準則﹔也有其社會定義,這在不同社會也不盡相同﹔更有其心理定義,對此不同學派都可以有不同判斷。《戀童如子》的信息,似乎正是要在否定戀童行為的政治正確大前提下,帶出戀童的廣義性和相對性,有如此勇氣,十分可嘉。這不得不教人想起讀書期間,有傳聞說某校單身男教師曾邀請男同學單獨到他家游泳,雖然什麼也沒有發生,事後戀童傳聞不脛而走。也許,戀童情結和同性戀情結、戀物情結等一樣,在不少人潛意識裏都有若干成分,一般成年人能夠自制,一般社會也提供了足夠道德規範保護兒童,以致明顯偏離規範的人會同時受到法律、社會和心理的懲罰,在一些地方,戀童網站站長、性侵犯兒童的神父等假如入獄,恐怕還會被獄警和囚犯一同虐打。但對諸如米高積遜、波蘭斯基、上述中學老師一類例子,戀童的廣義性和相對性問題就浮現了。

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