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9日星期二

青藏高原可燃冰驗證「西門定律」?

【咫尺地球】日前中國國土資源部門宣布,在青藏高原發現了新能源「可燃冰」,估計資源量可能高達350億噸油當量——這絕對是驚人數字,去年中國全國原油產量不過1.9億噸。據說地球海底可燃冰的儲量應夠人類使用1000年,儘管它目前尚未成功大規模開發,但已被寄予厚望。採探可燃冰早於20多年前開始進行,中國並非首個開發可燃冰的國家,而且從前在南海也有零星發現,不過這次宣布還是極其重要,因為相較於美俄等大國,中國本土資源要少得多,因而它的潛在價值對中國相對要大。

這項發現,教人想起經濟學家Julian Simon的名著《終極能源》(Ultimate Resources)。在環保外交界,主流思想認為自由市場缺乏先天環保規範,不少大企業都是破壞環境的元兇。但與此同時,另有一個「市場環保學」流派持相反觀點,不但不認為自由市場破壞環境,反而相信絕對自由市場的自我調節機制,會自動解決環境問題和能源問題。Julian Simon是這學派的代表人物。

「自由市場調節 新能源適時出現」

假如我們以道德角度審視上述理論,定會覺得政治不正確,正如一般人以道德角度閱讀國際關係新現實主義學派領袖Kenneth Waltz的「核武愈多愈安全」理論,只會感到匪夷所思。但單就經濟學的推論而言,Julian Simon是有嚴謹論證的。在著作中,他比較了200年來能源價格和個人薪酬的比例,發現相對能源價格不斷下降;此外,他又發現新能源品種的出現速度,一直快於舊能源的耗盡速度。根據上述觀察,他提出了一個大膽定律﹕基於自由市場的調節機制、人性的動力和人類對創新科技的掌控,我們毫不需要擔心能源耗盡,因為規律告訴我們,舊能源耗盡前就會發現新能源,而這趨勢的持續發展,只會令能源的相對價格愈來愈低。基於同樣原因,他也認為我們在中學教科書已開始學習的馬爾薩斯人口論乃「全盤錯誤」,相信人口膨脹不但不是導致能源危機的導火線,反而是解決能源危機的藥方。

雖然海耶克、佛利民等自由經濟領袖將Julian Simon引為知己,但可以想像的是,左派經濟學者、政治學者和環保人士對Julian Simon群起而攻。這次中國發現青藏可燃冰的事例,似乎也與國家政權的關係,多於與自由市場的關係。但「西門定律」引伸了另一個和經濟學沒有直接關係的觀察,就是能源在國際政治的角色,其實和能源的具體供求關係不一定直接掛鈎;正如油價的高低,和目前耗油量、儲存量和開發量也不一定構成關係。各國爭奪中東、中亞和非洲的天然資源,究竟是純粹為了擔心自己國家將無資源可用,還是為了在零和遊戲格局中打擊外交對手,兩者並不容易分辨。

擁天然資源 中國照行能源外交

因此,就算中國能大規模開發可燃冰或其他替代能源、乃至不再需要石油和天然氣,中國的能源外交也會繼續進行,只不過是內部警戒線能稍為放緩而已。假如中國本土被國際社會認知為擁有大量可開採天然資源,中國外交又繼續對海外資源進行爭奪或「策略性投資」,中國對國際能源界的話語權和市場設定權,就會得到根本改善,這正是過去數十年美國能源外交的槓杆效應。假如視這則新聞為「奧地利獸父強姦稚女」一類國際花絮,世界局勢可能出現的範式轉移,可就被輕輕帶過了。

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