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8日星期一

海地救災與智利救災﹕中國版

【咫尺地球】上周本欄談及美國處理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的差異,其實,同一差異在中國身上體現得同樣明顯。海地地震後,中國外交部不但開通24小時專線電話,還派出龐大救援隊伍到加勒比海;智利地震後,中國關心的卻是對銅價和紅酒進口的影響,有內地人捐了100萬元人民幣救災,已被當成國際級的義舉。

救援海地屬履行聯合國義務

表面上,這差異體現了中國作為「盡責任大國」的外交政策﹕不是說援助海地就是責任、援助智利就不是,而是因為中國恰巧有派軍參加聯合國駐海地的維持和平部隊,因此進一步救援海地,也可以算是履行聯合國賦予的廣義義務,何况還有中國公職人員在地震死亡。這樣一來,中國就不是獨自在飾演大國角色,而是在聯合國框架下緊密配合,切入點也符合近年國策。

但我們不能忽視與此同時,背後也許還有其他考慮,例如海地和北京沒有邦交,卻承認台北政府。北京大舉救援海地,很容易把台灣比得相形見絀。這也不是首例﹕數年前,台灣的太平洋邦交國所羅門群島發生排華騷亂,當時也是北京大舉協助僑民,台灣則左支右絀,這騷亂還和兩岸外交競賽有間接關係,國際社會又沒有其他國家有意救援,變相為北京開啟了外交空間。

「救災外交」 打擊台灣拉攏華僑

由此可見,要是說美國的「救災外交學」以在國際社會打擊對手、在內部社會凝聚民心和轉移視線為主要目標,北京的同一學問,就有全然不同的出發點。它的目的也包括打擊對手,不過不是美國,而主要是台灣﹔它也要凝聚民心,但並未發展出利用對外同情來轉移內部壓力的公式,只求在國際華人社會爭取支持。

問題是,上述目標並不能開宗明義。北京不能說救援是為了和台灣比併,這會失去道德高地;也不能說救災只視乎有沒有華僑受影響,這會加強國際社會的警惕。事實上,自從北京奧運期間各國出現以華人為主的「護聖火使者」,西方社會再次擔心當地華僑、留學生的忠誠問題;隨着華僑在各國人口愈來愈多,這早晚會成為中國威脅論的新導火線。因此,中國參與救災的準則是要冠冕堂皇的﹕既要得到國際社會授權或認可,又要符合人道主義,不過由於國力不足以承擔美國式責任,只能以救助華僑為優先罷了。

難主動牽頭 免惹干政嫌疑

上述做法是保險的,但也放棄了不少外交彈性。假如北京的救災外交目標是美國,就不會在一般問題跟隨美國定下的救災級別,而會主動找一些美國忽視的災區大舉救援,例如尼日爾。這樣對中國在非洲的形象是有利的,特別是中國對蘇丹達爾富爾的態度,也讓不少非洲人頗有保留。但要中國主動發起國際救災運動還屬於敏感題目,因為這容易牴觸干涉別國內政的禁忌,並非目前中國外交能作的大動作。

又假如北京希望利用救災影響內政,也可以通過挑選一個特別窮困的印度小鎮來發動群眾募捐,用以宣傳北京發展模式之可取。但這樣一來,中國國內必有聲音說「何不把資源集中在內地其他貧苦地區,除非有華人在印度」——這也是網絡社會經常對中國援助其他國家的質疑。所以,中國國力畢竟尚不能與美國比較,利用國際救援工作進行外交突破或與內政互動,就只能在上述框架之內遊走了。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