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日星期一

美國眼中的海地與智利地震

【咫尺地球】智利發生特大地震,場面教人想起末日電影《2012》,網上也流傳種種穿鑿附會的末日預言,因為「8.8級」這個級別,確實容易引起恐慌。單從破壞力而言,這地震遠比月前的海地地震嚴重,但美國政府對兩地地震的反應,卻構成了有趣的落差。

剔除那些具體救援金額和社區籌款活動不談,最具代表性的可算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態度。海地地震後,她曾親自前往災區視察,又決定取消前往澳洲、新西蘭和巴布亞新畿內亞的訪問行程,態度就像是自己國家的一部分進入緊急狀態。智利地震後,她不但決定繼續原定對拉丁美洲的官式訪問,同時又表示未決定是否按計劃前往已變成災區的智利,和處理海地地震恰恰相反。

兩國地震 美反應迥異

當然,兩地地震客觀上有眾多不可比性。海地地震造成的大量傷亡、當地基建的相對落後、該國和美國距離的近在咫尺、美國干涉海地的傳統,都讓華府的關注合理化;而智利畢竟屬於相對發達國家,地震造成的海嘯又屬全球化議題,美國不予以特別處理,也算是情理之中。

但更重要的是,美國處理兩國地震時,同時具有內政與外交考慮。在海地地震一刻,奧巴馬政府民望處於低點,內政外交都沒有得分,急需一個顯示大國氣派的平台,而當民主黨在指標性的麻省參議員補選失利後,政府對海地的關注更成了有效轉移國民視線的工具。在美國,援助海地已變成了社會運動,激起了大眾對第三世界由上而下的感情,要在發起一波類似運動關注智利,幾不可能。

這樣的處理手法,教人想起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對埃塞俄比亞飢荒的舉國動員式賑災。今天我們提起埃塞俄比亞偏見處處,無視這是世界文明古國的事實,原因和美國政府極其成功的救災宣傳息息相關。埃塞俄比亞當時飢荒自然嚴重,但同類飢荒在非洲也有不少,卻鮮有被美國如此重視,也不能讓美國明星集體灌錄《We are the World》。事實上,這飢荒當時被當成是醜聞,因埃塞俄比亞當時由共產黨管治,政府刻意隱瞞災情。當救災變成美國的社會運動,華府就有能力變相確認人民對政府內政外交的支持﹕須知美國人原來對埃塞俄比亞新政權有一定同情,畢竟美國曾支持多年的埃塞皇帝晚年倒行逆施,開罪不少人權人士。同一道理,美國的海地政策常被國內自由派批評,但舉國救災後,美國對加勒比海後院具有特殊責任的理論,又變相得到肯定。

這門學問,牽涉到國家軟權力的建構、硬權力的弘揚,不能否認,美國比中國領先數十年(儘管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對此一度頗有研究,但那屬於純粹的意識形態宣傳,缺少了美國救災外交的兩面性)。中國鄰近地區常有天災人禍,北京近年也愈來愈積極參與國際救援工作,但工作卻鮮有變成群眾運動,除非救災的對象是台灣。結果一方面,內地網民經常批評政府胡亂花錢為人救災;另一方面,中國付出了,卻往往得不到國際社會的回報。假如是美國決策者管治中國,也許早就挑選數場不為人知的印度天災動員全國,而不會跟隨國際大隊關心南亞海嘯對泰國的影響。

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