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地球】香港申亞在即,常被拿來和香港比較的新加坡又是如何制訂體育形象工程?
新加坡1963年脫離馬來西亞獨立時,李光耀訂下多民族國家的國策,以及基本民族組成比例:約七成多華人,一成半馬來人,一成以下印度人;定英語為國家語言,同時承認普通話、馬來語與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新加坡發展的體育項目,需要包含這些民族擅長的強項,例如華人擅長的乒乓球,馬來人擅長的羽毛球、壁球,乃至印度人喜歡的板球、曲棍球等,它們綜合起來,才是新加坡的總體形象。
多民族國家 融華馬印擅長體育項目
近年新加坡啟動「體壇精英移民計劃」,雖然參加者大多來自中國,包括為新加坡奪得2008年奧運乒乓球女子團體銀牌、也是新加坡建國以來第2面銀牌的3名運動員李佳薇、馮天薇和王越古,而被內地憤青嘲笑為「挖角」,但依然兼顧上述項目的平衡發展,好讓新加坡國家隊面向中國、馬來西亞、印尼、印度這些區域大國時都有共同話題,都可以搞體育外交。李顯龍對依靠新移民達成體育突破欣然接受,說「你們讓我們感到驕傲,讓我們深感榮耀」。
獎金體育總會分帳 長遠照顧運動員
2010年,新加坡乒乓球女隊終於在乒乓球世界錦標賽戰勝中國,得到立國以來的最高成就。
新加坡開宗明義以社會贊助的方式支持體育發展,反對中國式舉國體制,也許它自知沒有足夠資源搞由上而下的體育,自然得對由下而上的發展有個說法。對獲獎的運動員,新加坡也管得挺嚴,一般讓獎金、甚至廣告收入交由運動員所屬的體育總會,扣除行政開支,才向運動員分帳,再以這些上繳中央的金錢負擔運動員日後的退役開支,甚至指定部分獎金必須用在日後的進修。這手法一貫新加坡的家長制,不過新加坡政府的解釋倒合情合理﹕不少他國運動員成名後一朝暴發,反而破壞他們的運動生涯,也為社會樹立壞榜樣,還令他們習慣揮霍而缺乏長遠規劃,退役後無依無靠,新加坡的做法就是要既照顧運動員的長遠人生,又要加強社會效益。自然,這也是新加坡形象的一部分。
量力而為 青奧總花費24億港元
新加坡雖然面積細小,但既然定位為國際都會,也希望成為體育中心。新加坡曾主辦的體育盛事甚多,最著名的是3屆東南亞運動會,以及剛在2010年舉辦的第1屆青年奧運會。青年奧運會雖然惹來重重爭議,例如15歲以下的運動員是否應採用同樣模式比賽、究竟是否符合成本效益等,但新加坡對成功為一項國際性體育比賽開荒感到十分自豪,認為這是對新加坡精神很好的宣傳,新加坡的工作效率與紀律,也為國家形象做到促銷。比賽完結後,力主申辦的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張思樂人氣急升。從新加坡選擇主辦的比賽可見,它是量力而為的,像「青年奧運」聽起來很宏大,參賽隊伍來自國際奧委會全體二百多個成員,但總花費只有4億坡元(約24億港元),不及一般亞運的零頭。
爭辦國際體育會議 省宣傳費用
談及成本效益,新加坡除了挑選國際體育盛事來主辦,也積極爭取主辦國際體育會議,這是其他國家較少看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Belinda Yuen曾在城市規劃雜誌《城市》撰文介紹這策略,並以2005年新加坡主辦國際奧委會第117次全體大會為案例。她認為主辦這類會議本小利大,只要來自世界各國的媒體轉播新加坡3分鐘,就等同一整年的公關宣傳。不少國際體育組織參加會議後,對新加坡的安排讚不絕口,立刻建議在新加坡舉辦他們的項目比賽,已令新加坡應接不暇。這會議更突出了新加坡的長處,即要當「以服務業為主導的全球經濟體」,而避開了新加坡體育水平不足、民眾投入程度不夠、基建不及中東國家不惜工本等短處,充分發揮了小國的相對優勢。
當然,新加坡還是希望在國際體育界更上一層樓,但它訂下一個前提,就是先讓新加坡變成一個由下而上的體育強國,才爭取其他。新加坡政府為此推行「卓越體育計劃」,目的是發展「有利於推廣新加坡品牌和符合人民需求的頂級體育項目」,說白了,就是要體育同時獲人民支持、傳銷國家形象,以及得到成績,是三位一體的。
新加坡沒有申亞,自也明白舉辦盛事與否完全可平心靜氣討論,當他們知道香港極個別自稱愛國者以如此邏輯為申亞定性,自會會心微笑﹕「贊不贊成申辦2023年亞運,說到底是一個愛不愛香港、想不想港人健康快樂、愈來愈愛香港這個家、並且好客地邀請周邊的運動員到我們家玩,以及分享我們運動員得獎的喜悅的問題,其他都是無關宏旨的枝節。不過,如果在反對派長期蠱惑底下,香港人多數已經缺乏了這一點心,這是港人的共業,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們可以因此為香港未來擔憂,但也只能由它去吧。」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教授及對外關係統籌主任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