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日星期六

《油激暗戰》續集﹕非洲石油篇

《油激暗戰》(Syriana)大概是筆者近年看過最優秀的國際政治電影之一。這裏不談電影,只是幻想電影10年後拍續集,場景可能不再是中東、中亞,而是非洲。但酋長的角色,卻不易被「非洲油王」取代。

以往我們想起石油即想起中東,其實近年新發現的石油區都在非洲,它的石油貯存增長率是全球平均增幅的9倍,貯存量已佔全球10%。非洲油田多是離岸油田,不像伊拉克油田那樣易被戰火破壞,更成為各國新寵。西非幾內亞灣逐漸被塑造成「新波斯灣」,尼日利亞也被美國視為「非洲沙特」﹕事實上,美國從沙特入口的石油量,已少於非洲。但這個石油新貴的議價能力,因種種結構性原因,卻遠低於海灣各國。

由「暗戰」到「明戰」﹕

民眾對非洲石油的參與


西非和中東的最大差異,是當地油田被發現時,各國已進入民主化和市場化階段,改革卻尚未完成,不像中東酋長當年能絕對專政。因國際組織已迫使非洲各國開放市場、放棄政府干預,各國石油公司較易根據市場規律獲得非洲石油專營權。像尼日利亞那樣擁有過億人口的大國,就算總統再貪污獨裁,都不可能像科威特國王那樣生活腐敗﹔石油工人不滿待遇而罷工,已成尼日利亞日常生活一部分。最吊詭的是本土石油工人什麼時候罷工,卻頗易受西方國家影響。

非洲各國無疑有豐富石油,各國企業卻只有興趣開採,而不會為這些國家提煉石油,讓他們的人民享用。非洲各國偏偏缺乏自行提煉的技術,石油產品還得依靠進口,結果石油產量愈大,人民內部愈不滿。這樣一來,各國油商在非洲都不能不顧及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起碼也要裝模作樣「協助」各國煉油。換言之,非洲政局雖不穩,但各國在非洲的石油競逐,卻比中東暗戰更需要牽涉一般民眾,不能像電影那樣,靠一幕又一幕的幕後操控大功告成。幕前操控是否更易,這就是另一個問題。

非洲油國好打交道﹖

黑非洲目前主要產油國除了尼日利亞,還有安哥拉、幾內亞、赤道幾內亞、加蓬等。除尼日利亞,其他都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美國亦積極游說尼日利亞退出油組。所以這些國家的油價都不受超國組織監控,交易各國都不用投鼠忌器。當然,非洲國家亦提議成立類似的能源同盟,非洲龍頭南非的工作最積極, 04年成立了「非洲石油大會」。但非洲各國間矛盾甚深,發展速度差距很大,始終出現不了「油價一體化」局面。

評論員可能認為美國在中東的反恐,是它拓展能源霸權的最赤裸展現。其實美國在中東搞政權更迭愈來愈不易,一來美國對伊斯蘭教投鼠忌器,二來中東各國的各個派系都在華盛頓培養了龐大的國會游說集團,一場政變,可以牽涉大量國內平衡政治和官僚程序。黑非洲缺乏上述機制,令各國在非洲策動政變時相對容易,例如前英揆戴卓爾夫人的兒子馬克經營的僱傭兵公司,曾計劃在赤道幾內亞策動政變,目標就是壟斷該國石油。美國九一一後忽以反恐為名,宣布駐軍1萬在面積小於香港的新興西非油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幾乎全無引起國際反彈,這在最親美的科威特、巴林都做不到。加上非洲石油發展前,世銀IMF等已控制了借貸,假如這些國家選出了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一類的左翼領袖,也難應付IMF以「不符緊縮貨幣政策」進行的制裁。

難怪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喜歡和非洲石油新貴打交道。北京對「民主化+市場化+反恐化+福利化」這道非洲石油爭奪規則雖算不上擅長,但總比打進西方壟斷的中東油壇容易,也終於讓中非「友誼」出現毛澤東時代以來的第二春。上月非洲出現了一個全新的產油國毛里塔利亞,它的第一桶原油居然輸往中國,就是一個「友好指標」。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