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5日星期六

先發制人?霸權主義? — 中美峰會前夕概念釐清

【咫尺地球】胡錦濤下周和布殊會面,據說由反恐到人民幣匯率都會觸及。不過對雙方國內鷹派來說,最關心的始終是兩國如何演繹對國際體系的不同了解。無論針對北韓還是伊朗,美國右派總要中國默許「先發制人」原則,少說三道四﹔中國民族主義者總希望國家領袖能夠警惕美國步步進逼、不斷民主革命的「新霸權主義」,別讓美國攻勢和台海局勢出現連鎖效應。諷刺的是後者其實並不完全理解美國的「先發制人」思想,前者亦不完全理解中國對「霸權主義」的含義。討論,也就成了永遠的討論。

先發制人的「嘉洛琳準則」

美國人的祖先,曾幾何時對「先發制人」十分反感。事源1837年,英屬加拿大發生動亂,一些美國人以私人船隻嘉洛琳號(Caroline)運送物資予騷亂者,雖然是民間身分,但也被英國軍隊以先發制人為由擊沉。事後美國國務卿韋博斯特(Daniel Webster)向英國提出一項國際習慣法,認為先發制人攻擊必須符合兩大準則﹕(1)是否沒有其他方法(「必要性」)﹔(2)打擊度和危機度是否成正比(「比例性」)。

韋博斯特是19世紀最著名的美國外交家之一,出身貧苦,後來與同僚創立自由黨(今日共和黨前身之一),曾經成為總統候選人,兩次被任命為國務卿,有促成南北雙方妥協「奴隸州份」比例的政績。他提出的上述準則,日後被稱為「嘉洛琳準則」(Caroline Criteria),成為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先發制人緊箍咒。美國作為全球首個提出「有限度先發制人論」的國家,形象原來是相當正義的。

布殊在西點軍校提出幾乎是無限度的先發制人論後,學界劣評如潮,例如法律學者保耶(Michael Byers)曾在《倫敦書評》重提嘉洛琳準則的舊事借古諷今,惹來不少回響。有關先發制人的實效,不少鷹派學者—包括以強硬著稱的進攻現實主義學派(offensive realism)領袖米爾舍默爾(John Mearsheimer)— 也認為對付伊拉克只應該用傳統的圍堵、遏制,再加上霸權威嚇,而不是先發制人,否則戰線無限延長,只會令國家更不安全。有見及此,雖然布殊沒有出言承認,但從近月伊朗危機可見,美國外交已經逐漸回到「嘉洛琳準則」的定義,沒有伊拉克戰爭那樣赤裸裸。中國外交人員不能認識這一點,就難以理解美國先發制人的自我完善,容易予美國無知的感覺。

「霸權主義」的三個含義

另一方面,當今日中國說起「霸權主義」(hegemonism),這詞彙有了被毛主席濫用的經歷,也不容易令美國人明白。「霸權主義」並非正規英文詞語,其字面原意是一個國家因為具有資源優勢,在某範疇居於主導的「霸權」地位。在中國,則泛指強國欺壓弱國的作風。

根據漢學新星布琳(Samantha Blum)在《當代中國期刊》的演繹,中國眼中的美國霸權主義,其實有三個不同含義,分別指﹕(1)美國已經是一個霸主、需要履行霸主的責任﹔(2)美國並未稱霸,只是在尋求霸權﹔(3)美國無論霸業如何,都在橫蠻地進行霸權行為。這三個含義對美國來說,差別很大,但中國人反而常常混為一談。

不過通過文字分析、前文後理的演繹,我們還是能夠得出下列結論﹕中國近年批評的「美國霸權主義」,主要是布琳所說的第三類霸權﹕霸權行為,因為這樣可以避免了標籤美國是否一個霸主的尷尬問題,而正面回應這問題極容易跌入政治不正確的陷阱。假如美國認識到這點,就可以按每一項個別行為,和中方進行是否帶有霸權性質的確認,而毋須就整個外交政策和中國周旋。例如美國在伊朗問題上搞霸權行為,其實不代表中國認為美國是霸主或在尋求霸業,所以也不代表中美在其他議題上不能合作。這可說是當代中國外交的務實。

當這些定義問題不清不楚,中美關係容易出現概念錯配,兩國國內有心人都可以借題發揮。他們究竟是拒絕研究,還是故意忽略,這就不得而知。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