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4日星期一

假如香港主辦亞運﹕國際關係篇

【咫尺地球】特區政府提出申辦2023年亞運,無論最終會否申辦、能否成功,這都是國際關係的特例,因為用什麼名字形容香港也好,擁有同級別身分的單位從未成功主辦亞運,遑論奧運、世界盃等世界體育盛事。僅可比較的案例還是來自香港﹕不算規模太小的東亞運,香港曾在1956年主辦相當於歐洲國家盃的第一屆亞洲國家盃足球賽;另一例子是主辦過一些國際棒球比賽的波多黎各。今天香港已回歸,情况又相異。

亞運、奧運都以城市為申辦單位,但基本法規定香港可獨立以「中國香港」名義參加國際體育活動,因此,廣州申辦和香港申辦,身分完全不同﹕廣州代表中國,香港代表中國香港。城市申辦過程常隱含國力比併,各國元首不時在最後階段親自拉票,個別國家甚至以中央資源支持城市申辦。假如香港申辦,相信中國全力支持,但理論上,這只是一個成員對另一成員的支持;要拉票,最高級別的依然是特首。假如馬尼拉競逐同一屆亞運主辦權,馬尼拉市長固然要和香港特首在城市層面平起平坐;但要是菲律賓總統隆重其事拉票,又會被迫在特首身旁,因為後者又是香港最高負責人。各國元首會否採用菲律賓的思維,因為香港「地方官員」主持開幕禮的「不對等」而拒絕出席,尚未可知。

我們不必因為菲律賓小家子氣而介懷,但得回應其他國家的疑問﹕廣州申亞有中國為腹地,多哈申亞有卡塔爾的豪富王室撐腰,而香港腹地只有中國香港,那發生特殊事故時,香港有沒有能力解決,或發生什麼中國才協助?當然,沒有龐大腹地也可舉辦大型運動會,新加坡就剛主辦第一屆青年奧運。但它就是超支了兩倍,總支出也不過4億坡元,是香港申亞的零頭。

「外交」還是「外事」 中央援助難定論

這延伸到另一問題,就是體育也可觸及國家層面。以北京申奧為例,這不但是體育盛事,也對中國外交有深遠影響。假如香港成功申亞而不願花費,也許被「別有用心的外國勢力」演繹為中國國力下降,又或反證北京、廣州好大喜功;假如香港獲申辦權而爛尾,像印度英聯邦運動會那樣,或忽然有議員發起抵制,又會影響中國國際形象。這些算是「外交」還是「外事」,香港能否以任何原因臨時請中央援助,中央有沒有責任出手,出手會否影響香港的獨立會員身分,都不能簡單定論。反恐是否香港自己處理,涉及國防還是保安,也涉及相關撥備的計算。

中國在非操作層面支持香港,自為情理之中,但這樣的支持,也可能讓一些朋友想多了,例如澳門人。澳門回歸以來,一直爭取像香港那樣以「中國澳門」身分參加奧運,但由於國際奧委會在薩馬蘭奇時代決定只接受新國家參加,原因是巴斯克、加泰羅尼亞等西班牙分離主義地區不斷向身為西班牙人的薩馬蘭奇施壓,澳門入奧並不成功,中央也沒有太積極爭取。假如中央強化香港的獨特身分申亞,但同屬特區的澳門連奧運門檻也進不了,難免不是味兒。

這些國際關係的視角對我們有什麼啟示?要是不談成本,香港主辦亞運確有效益,不過特區政府列出的好處,與其他地區合辦一樣得到,以少得多的資源舉辦世貿會議也可得到。只要香港與深圳、澳門合辦,中央可名正言順對深圳提供具體財政支持和後援,澳門可得到邁向參加奧運的台階,中國國家的整體效益也可彰顯,香港就可量力而為。

合辦裨益大 減成本可睦鄰

問題是亞奧會、國際奧委會不容許合辦,但這是違背時代發展的。世界盃、歐國盃等,早已將兩國合辦變成常態,亞國盃年前更出現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四國合辦的先河。要單一國家承擔世界盃全部場館,負荷已極重,令主辦競爭出現寡頭壟斷;要單一城市承擔現代奧運、亞運所有基建,其實更不切實際。奧運、亞運不同項目之間缺乏連貫性,假如分散在兩地主辦,反而更集中主題,也可鼓勵中小型會員主辦。

特區政府應做的是說服中央牽頭提議修改亞運章程,容許多個城市合辦,結合鄰近城市一併申請,以達成本效益,確立鄰近地區的群聚效應。先例一開,大有潛能﹕日後香港也可和其他城市合辦,例如首爾或新加坡,這對促進國際雙邊合作甚有功效﹕廈門亦可和台北申請合辦亞運,那可是兩岸整合的神來之筆。有了資源善用的近景、區域整合的遠景,香港申亞才符合香港精神。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教授及對外關係統籌主任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