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香港企業與北京的巴拉圭外交突破

拉丁美洲是中國近年積極拓展全方位關係的戰略性地區﹐以經貿關係為重中之中﹐加上拉美有豐富天然資源﹐又是美國後院和台灣外交最後橋頭堡﹐令中拉關 係成為新興研究熱點。然而學者一般只著重中拉政府層面的互動﹐對民間交往較為忽視﹐其實香港企業在當中就飾演了微妙角色。北京借用香港當「白手套」是有不 少好處的﹕首先﹐不少拉美小國依然與台灣保留外交關係﹐最重要的包括巴拿馬、尼加拉瓜、危地馬拉、巴拉圭、海地等﹐北京直接在這些國家投資﹐容易引起政治 聯想。而且中國進入拉美一直為美國右翼勢力擔心﹐並成為「中國威脅論」的佐證﹐因此中國國企也受到嚴密監控。再者拉美各國近年出現不同程度的反華思想﹐主 要針對中國企業與當地產品的競爭、與及不顧本地社會福利等惡習﹐而改善形象、題升軟權力﹐恰恰都是港商的優勢。

在九十年代開始﹐香港首席富商李嘉誠的和黃集團及其子公司就積極投資拉美﹐特別是與港口建設有關的項目﹐在巴哈馬(1997年前為台灣邦交國)、巴拿馬(目前為台灣 的最重要邦交國)等地的投資都對中國外交大有幫助。巴拉圭目前是台灣在南美大陸的唯一邦交國﹐民進黨時代的副總統呂秀蓮曾著書立說﹐把巴拉圭列為台灣「海 洋外交」的終點﹐說巴拉圭是「南美洲外交沙漠中的綠洲」、「台灣拓展南美洲外交工作的戰略制高點」﹐主張台灣企業利用巴拉圭進入巴西及中美洲市場。但由於 巴拉圭是內陸國家﹐沒有港口供和黃投資﹐而它的偏遠位置以往也不是李嘉誠集團的關注點﹐我們原來難以想像李嘉誠會進入巴拉圭。

然而在2000年開始﹐和黃確實開始進入巴拉圭﹐專注發展當地電訊業﹐並取得當地流動電訊牌照﹐建立了手機網絡。2000-2001年是和黃在拉美大展拳腳 的一年﹐最為人觸目的是在墨西哥得到四大港口的經營權﹐當年適逢民進黨在台灣執政﹐北京十分希望壓制台灣剩餘的國際空間﹐台灣邦交國中面積已是「極大」的 巴拉圭自然是重點目標﹐和黃的投資應為北京所喜。2005年﹐和黃卻忽然以「巴拉圭市場缺乏發展潛力」為由﹐將巴拉圭流動電訊項目售予墨西哥電訊公司 America Movil(即福布斯富豪榜首富斯萊姆的旗艦企業)﹐暫時離開這個國家﹐但中國、中國香港的實力﹐已為巴拉圭人民流下深刻印象。

我們不知道在商業考量以外和黃離開巴拉圭的原因﹐但在宏觀的層面﹐這似乎是一項接力項目﹐因為北京在巴拉圭的白手套自然不止和黃﹐另一以往名不見經傳的香港 註冊公司先科(亞洲)有限公司﹐已悄悄在和黃撤離後力爭成為巴拉圭華商龍頭﹐作風比其他進入巴拉圭的中資企業高調得多。根據先科自己介紹﹐它是一家「綜合 性的為石油、天燃氣、石化和煤田勘探開發等行業提供設備和技術的頂級服務商和供應商」﹐而和和黃不同的是它的內地色彩極強﹐網站強調「與中石化,中石油, 中海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它目前在巴拉圭有大量投資﹐包括對巴拉圭的石油、木材、礦產等﹐以及開發當地的中國商城﹐令來自香港的入口佔巴拉圭全國入 口的5%。雖然中國商城所在的東方城原由台灣經手﹐但它的香港特色也頗濃厚﹐居民毋須簽証就可到鄰近的巴西﹐目前是繼邁阿密、香港、巴西伊瓜蘇之後的世界 第四大免稅商城﹐相信先科也引進了不少香港經驗。

先科的香港色彩容或不及李嘉誠﹐但近來也積極打香港牌、軟權力牌﹐最為人 熟悉的是在2010年11月贊助巴拉圭國家足球隊訪問香港踢表演賽﹐此前它剛落實成為巴拉圭國足的贊助商直到2014年世界盃﹐先科的商標更會印在巴拉圭 隊衣上。事實上﹐雖然巴拉圭隊作為在打入世界盃八強、擁有國際級球星辛達告魯斯的南美勁旅有一定叫座力﹐只是以經濟成本計算﹐要是沒有先科﹐它的七百萬港 元酬金絕不是門票能負荷的﹐也不是香港足總能負荷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先科的董事總經理已把巴拉圭政府列為公司頭號外交目 標﹐他曾六次訪巴﹐自言「與巴拉圭政界建立了友好的關係,深受巴拉圭政府部門的重視與讚譽」。另外他又成立了巴拉圭華人總商會並自任會長﹐不但「致力於促 進兩國的經濟貿易和民間文化、旅遊的往來」﹐更開宗明義赤裸裸的表示「希望能為將來中巴建交做出基礎貢獻」。明顯地﹐這已超出一般企業外交的範圍了。

我們並不容易閱讀和黃、先科不同項目投資的所有意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它們的成功﹐顯示拉美社會相對信任香港的企業管治﹐令港商的投資能起到其他中資 機構難起的作用﹐從而改善中國在拉美的形象﹐提昇中國的軟實力。由於中資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一類概念尚未流行﹐港商也可成為在拉美提倡上述概念的先行者﹐ 以西方習慣宣傳回饋社會。

2008年﹐巴拉圭左翼總統洛高上台﹐多次暗示要調節歷史遺留的兩岸政策﹐又作出諸如提議把以蔣 介石命名的街道改名一類小動作﹐甚至拒絕在聯合國投票支持台灣的入聯議案﹐這與前數年中資、港資企業紛紛進入巴拉圭似有所聯繫。只是新上台的台灣馬英九政府與北京達成了共識﹐終止外交戰爭﹐北京願意默許承認台灣的邦交國繼續下去﹐反而鼓勵這些國家暫緩與北京拓展正式關係﹐以免累及馬英九的島內民望﹐馬英九也宣佈增加援巴經費﹐巴台關係才持續至今。但有了香港的白手套﹐這已不再是北京不能踏足的禁地了。

明報月刊 2011年5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