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0日星期五

《紙牌屋》:美國政治導讀

昨天談及Netflix劇集《紙牌屋》的美俄峰會,和現實中「特朗普—普京峰會」的異同;要是我們通過《紙牌屋》了解美國政治,也一定有得着。《紙牌屋》本來就以「嚴謹反映美國政治現實」為賣點,但自從特朗普冒起,《紙牌屋》的受歡迎程度就逐漸走下坡,因為現實已經比劇集更具戲劇性。

班農東山再起不為奇

在劇集中,陰謀成為總統的Francis Underwood與女記者互相利用,團隊安排妓女色誘參議員、並對之加以操控,後來又把涉事者殺害,種種權謀,不堪入目,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白手套」,就是他的幕僚長。

在現實政治,每個美國政客都有這樣的心腹,他們不會走上前台被鎂光燈環繞,只是久居幕後,作為「spin-doctor」。前總統喬治布殊時代的羅夫(Karl Rove),就是這角色的典型,有一本書名叫《誰讓喬治布殊像個總統》,說的就是羅夫的故事。

但特朗普對依靠任何一個家臣,卻非常避忌,就是曾經的親密戰友「國師」班農,最終也被他辭退,不過要是班農東山再起,正如《紙牌屋》劇情那樣,也毫不為奇。

《紙牌屋》對金錢政治的描摹,也相當真實,例如說巨賈憑藉與總統的私交和雄厚的財力,不斷影響國會立法,中國「紅二代」富豪亦憑藉在高層政治的關係,遊走於中美貿易秘密談判,從而為自己謀私利,這些都足以讓人對號入座。

理論上,美國國會對政治獻金有相應法規約束,不過工會、財團及社會團體對競選委員會的捐贈幾乎不設上限,華爾街、矽谷每每成為造王者,這也是特朗普強調「我很富有」的吸引力所在。《紙牌屋》與媒體相關的戲份也十分重要,政客利用「第四權」和權貴結合,媒體也被利用散播黑材料,這已經成為一門專業。特朗普本人深諳此道,乾脆把整個自由派陣營標籤為「fake news」,就是要靠新媒體如 Twitter 另起爐灶,去扶植新利益集團。

《紙牌屋》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情節,是總統夫人發跡前的淨水 NGO,被她用作謀取權力的「白手套」;假如劇集涵蓋到他們卸任後,這夫婦肯定也會成立「基金會」「發揮餘熱」。這對野心夫妻檔,容易教人想起現實政治的克林頓夫婦,而早前《維基解密》曝光的郵件揭露,克林頓基金會收到來自中東國家的大筆捐贈,背後千絲萬縷的延後利益,自可想像。

記得當年所讀的美國政治學課程中,有一門名叫「選舉、金權、媒體三角關係」,就是講述美國政壇潛規則;課堂上的內容,完全就是《紙牌屋》。讀過課程,會明白這是一個超穩定結構,一切規則十分清楚,個人意志反而最不重要,很難不變得犬儒。至於國際觀眾通過《紙牌屋》領略到甚麼,特別是在中俄內部,也不言而喻。

小詞典:Francis Underwood

《紙牌屋》主角,由演員Kevin Spacey飾演。他來自南卡羅來納州,傳統精英出身,哈佛法學院畢業,民主黨眾議員、黨鞭,後來設局成為副總統,再通過操控醜聞令總統下台,取而代之。但妻子Claire同樣野心勃勃,先後成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副總統,最終更取代丈夫成為總統。Underwood的下場,將於最後第六季交代,但Kevin Spacey此時卻已因為性醜聞被Netflix開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