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3日星期二

新部落主義:特朗普是「虛無主義者」嗎?(上)

上週我們談及美國「另類右派」會否催生虛無主義,而思考特朗普是否一名虛無主義者,也逐漸成為美國學界內外的研究範疇。

特朗普上台後,不論在內政和外交上,均給人難以捉摸的印象,然而某程度上,他卻是言行一致,因此他的支持者認為此人不但不「虛無」,反而極其實在。雖然大多數認為特朗普「虛無」的人,都沒有為何謂「虛無主義」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但他們普遍認為特朗普的行動背後沒有價值基礎,只是一味破壞現存事物,卻沒有建設,而且缺乏終極關懷,政策不存在長遠可操作性。由於願景的缺乏,短暫的一切,其實都是空中樓閣,這是認為特朗普等同虛無主義的主因。

對另一些論者來說,特朗普能夠當選上台,本身也是虛無主義的勝利,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自由撰稿人坎普林 (Troy Camplin)。他於2017年10月,在Medium發表了一篇名為「特朗普與虛無主義的引力」的文章,指出特朗普之所以受某些人歡迎、得以上台,是因為他體現了現存體制中自認為受損群體 (如中下階層白人) 的不滿情緒,這群人在社會系統中只掌握大約5%權力,擁有的只是一種「部落意識」(tribalism),以及他們因為對左翼人士推動身份政治 (identity politics)的不滿,而衍生出的「另類右翼」身份認同。

這些群體因自身社會、經濟地位的現況,而產生的不滿情緒及部落意識,其實是大多數人內心深處所具有。但特朗普對之加一肯定,並以此作為政策基礎,正顯出虛無主義傾向:沒有價值、沒有理念,一切只以滿足某些人的情緒而行。英國學者布洛姆 (Peter Bloom)將將特朗普上台後的各種舉措稱為「歡愉的破壞」(joyful destruction),認為這是一種「提供希望的虛無主義」 (hopeful nihilism),為自認為受損的美國人帶來改變的希望,最終卻只帶來單純的破壞。

坎普林因此相信,特朗普的上台及政策,只不過是揭露現存體制的荒謬和愚蠢,並對此加以破壞。然而,所有文明卻是建基於這一系統的存續,以及所有人都遵守系統設定的遊戲規則,一旦特朗普的行動只有挑戰、破壞,卻並沒有認真提供任何替代方案,最後只會朝向「蠻荒式的虛無主義」 (barbaric nihilism),拆除所有現存規則、否定它們的必要性,令現存的(美國)文明崩解,卻沒有甚麽新的東西能留下來。

這種假定,也呼應了近年興起的「新部落主義」理論擔心的現象:人類有了全球化科技,反而更傾向回到各自小圈子的「部落」狀態,只顧眼前事,不再理會大社會的未來。當然,推論到這樣的極端,自然也不可能是主流思想,但卻反映了不少傳統精英擔心特朗普「摧毀美國文明」的恐懼。特朗普與虛無主義的討論價值,亦全在於此。

小詞典:新部落主義(Neo-tribalism)

法國社會學者Michel Maffesoli提出的概念,認為現代化、全球化並沒有真的帶來一體化,反而催生了世界各國對現狀不滿的懷舊情懷。這種向過去望的思想,令不同地方的人再次回到部落型態,從新尋找自己喜歡的「部落」的組織規律,只理會「部落利益」和身份認同,無視「大社會」的價值觀,結果會導致廣義文明社會的崩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