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0日星期五

米蘭廣場的塞內加爾人

此刻身處意大利米蘭,無數掃貨遊客的朝聖地,但真正令人感興趣的,依然是當地的地標廣場和大教堂。除了景色壯麗、充滿歷史沉澱,這也是一個田野調研的好地方。

表面上,這廣場很適合悠閒地呆坐,四周有各種各樣、由歌劇到搖滾樂的街頭賣藝者,也有大小名店,甚至有獨家關於達文西未公開發明的博物館。然而,遊客在廣場始終不會感到安全,因為有著名的「非洲幫」在這裏搵食。

觀察他們的行為極有隊形,也有明確分工,通常提供的「服務」包括為遊客戴上「非洲友誼手帶」、販賣餵飼雀鳥的飼料、為情侶提供玫瑰膠花、兜售自拍神器等。通常開場白是「友善的非洲人來這裏認識朋友、完全免費」,但只要接受了他們的東西,甚或被強行放上身上,對方就開始開天索價。要是拒絕,同黨就會出現,糾纏不捨,形同搶劫。

不過,米蘭畢竟是遊客區,他們畢竟不能公然搶劫。像向筆者打主意的那位非洲人,說來自塞內加爾,筆者隨意說幾句Aliou Cisse(塞內加爾國家足球隊教練)、笑一笑、然後指向警察、再說來自香港的人不受這一套,他也沒有進一步行為。

惟觀察所見,他們的收穫實在豐盛,尤以內地遊客為頭號目標,眼見不少老人家真的20、50歐羅那樣派出去「購物」,大概一來對高大的非洲黑人有點害怕,二來言語不通,只求息事寧人。只要拿着他們的物件,到了另一出口,隨時被埋手第二次,以為「水魚」身份已確定。至於這個集團背後如何分贓,究竟是非洲新移民自發由下而上的互助組織,還是本土黑手黨龐大操作的小部分,則不得而知。

從當地人得知,「非洲幫」橫行多年,並非近年新出現的難民問題,而且數目愈來愈多,因為其他歐盟國家都加強打擊遊客區的滋擾行為,唯獨意大利「國情包容」,以致人棄我取。

更甚的是遊客區的警力甚多,警察理應對「非洲幫」有一定阻嚇作用,殊不知雙方反而「和平共處」,究竟是「愛」、是「責任」,還是懶惰,抑或是保護費、後台老闆發生功效,我們外人自然更難知道。至於為何我沒有受損,朋友笑說大概我看起來不像有錢在身,他們老江湖閱人無數,「加上你說來自香港可能令他們知難而退」(大概香港的同業也是享譽國際),大家就無謂浪費時間了。

其實技術上,要掃除「非洲幫」並不難,但意大利政府並不重視,明顯是一個結構性問題。想起南部意大利反黑的故事:當黑手黨真的被根除,原來連街道也會變得髒亂,因為地下勢力建立的秩序有數百年歷史,一方面求生,另一方面也盡了「社會責任」,取代了部份政府功能。假如嚴打,除了要計算直接開支,還得計算取代「地下經濟」、解決相關人士社會問題的間接開支,更費事失事。兩害相權,無論「非洲幫」多麼橫行,米蘭還是遊客如雲,本地人見怪不怪,逐漸這真的成了一個「共享經濟圈」,乃至一個「打卡」景點了。

小詞典:米蘭公國(Duchy of Milan)

中世紀國家,屬於神聖羅馬帝國一部份,1395-1540年斷斷續續享有獨立身份,由著名的Visconti和Sforza家族管治,對文藝復興貢獻良多。後來米蘭成為哈斯堡家族領土,拿破崙戰爭後被併入倫巴第-威尼斯公國,到了意大利統一併入意大利王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