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8日星期三

平行時空:如果香港是德國殖民地

近年中德關係變得密切,「聯德制美」逐漸成為外交國策,德國歷史也和中國有不少淵源,民國時期的德國軍事顧問團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假如香港曾成為德國殖民地,歷史又會怎樣改寫?這自然是平行時空課題,但其實在十九至二十世紀,德國確實曾在香港活躍過。

Minden原是德國小鎮

今天尖沙咀有兩條街道的英文名頗為相似,中譯名卻大相逕庭:Minden Row這條南北向的街道譯作「緬甸台」,Minden Avenue這條東西向的街道則翻譯成「棉登徑」。

若只看中譯,或許以為與緬甸有關,其實不然:Minden是德國中北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North Rhine-Westphalia)的一個小城,棉登徑附近在十九世紀一度聚居不少來自Minden的德國人,兩條街道也就因此得名。後來居港德國人因世界局勢動盪離港,「棉登徑」和「緬甸台」則保存至今。

來自Minden的德國人出現香港的緣由,與十九世紀德國商人赴遠東行商、開拓殖民市場的活動息息相關。早在德國統一前,普魯士等邦國已經各有商人到遠東,也分別派出領事到大清帝國。

中國早年對外開放極有限,不少德國商人以廣州十三行為大本營,並慢慢在《南京條約》簽訂後南下香港。1861年,普魯士與清政府訂立通商條約,當時清廷也希望「以夷制夷」,到了統一後的德國作為新興強國,更逐漸承擔了這樣的角色。

結果愈來愈多德國商人到遠東尋求商機,在香港開設了眾多商行,著名的有禪臣洋行(Siemssen & Co.)、瑞記洋行(Arnhold Karberg & Co.)等。對這些商行當年的具體業務規模,丁新豹博士的《非我族類:戰前香港的外籍族群》一書有詳細描述。

由於德國在殖民時代是後來者,對香港依賴甚深,後來得到膠州灣為殖民地,也是依照在香港的經驗建設,令膠州灣成為整個德意志殖民帝國的「模範殖民地」。一次大戰前,在港德國商人的人數雖然不及英國人,但商業實力與在港英商相比已不遑多樣,諸如匯豐等英國在港企業龍頭的董事局更有不少德國人,當時香港與歐洲之間的商貿轉運業務,也有過半數是德國商人代理。

雖然德國明顯是英國競爭對手,但兩國畢竟有皇室聯姻關係,直到一戰爆發前夕,港英政府對德國商人的活動幾乎毫無芥蒂。對德國而言,要是一次大戰戰勝,不但膠州灣可以保住,要求英國割讓香港,幾乎順理成章。然而當德英正式成為敵國,在香港的德國商人就不再為港英政府所喜,德國企業在港的資產紛紛被政府查扣、充公,德商則被集體遣返,德國社群的影響力都被急劇削弱。就是有殘存下來的,到了二戰前期,又再次成為港英政府的監控對象,德商紛紛離港,自此德國在香港的落地角色,就一去不返了。

小詞典:膠州灣

位於今日山東青島,1898年由大清「租借」予德國,成為德國在遠東的最重要據點,總面積為552平方公里,約相等於香港(連同新界)總面積的一半。德國在膠州灣建設頗多,也推廣教育,作風和管理諸如非洲殖民地等全然不同,將之作為「模範殖民地」宣傳,至1914年一戰期間被日本奪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