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伊斯蘭國」這盤生意能營運下去?

提起瘋狂殘暴的「伊斯蘭國」(IS),不少人依然相信那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不久就會煙消雲散。不過,若純粹用生意角度預測此組織能「營運」多久,卻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結論。

據專門研究恐怖組織經費來源的網站Money Jihad稱,「伊斯蘭國」是當今世上最富有的恐怖組織,經濟來源多樣化,其領袖雖說要復古,但頭腦相當現代。首先,「伊斯蘭國」有不少捐獻雖包括一些心不甘情不願的「保護費」,但更多是來自海外、完全自發的捐助。有關捐助主要來自海灣產油國,包括沙地、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等,這些國家都希望伊拉克脫離什葉派掌控,數國的權貴情願支持外部激進勢力,以換取激進份子不在本國活動。

財源多元化 西方難截查

最厲害的是,「伊斯蘭國」居然和上市公司一樣出版「年報」,詳細向其「股東」介紹「業績」,例如在2012年製造了千多宗暗殺、四千多次爆炸、釋放數以百計激進囚犯等,來增加「公信力」;加上本欄日前談及的社交媒體策略,令其吸金能力愈來愈強。

但「伊斯蘭國」不願意單靠捐獻生存,它要控制自身經濟命脈,所以才要實實在在的立國,更刻意選擇盛產石油的地方來攻擊。當世人相信其主要敵人是伊拉克什葉派,應以攻克首都巴格達為目標,「伊斯蘭國」卻轉向庫爾德人自治區,瞬間征服眾多油田。目前,「伊斯蘭國」控制了敍利亞六成石油生產,以及伊拉克中北部主要油田,用來供應黑市石油到土耳其等鄰國,估計每日盈利一百萬到三百萬美元。

此外,「伊斯蘭國」又通過控制水壩等大型基建圖利,例如操控電力,或佔領一些無戰略價值的古鎮,卻是為了走私古董文物。此組織攻陷重鎮摩蘇爾後,單在當地中央銀行就搶去五億美元。這些林林總總的收入,不一而足。

按研究恐怖主義英國學者諾伊曼(Peter Neumann)估計,「伊斯蘭國」此刻資產淨值,不計無價的「人力資源」,起碼也有二十億美元,是老牌激進組織塔利班、真主黨等的數倍至數十倍;而阿爾蓋達策動9/11恐襲時資產,據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估計,更只有三千萬美元。

《華盛頓郵報》曾引述博客摩西(Brown Moses)計算,若養一名恐怖分子的伙食、住宿、交通等,需要「月費」六百美元,以兩個月前「伊斯蘭國」的規模,即使沒任何新收入,已足以養活一支六萬人的恐怖大軍一年。假如這盤「生意」運作下去,滾動起來,還可川流不息。雖然外間對「伊斯蘭國」的財政部門一無所知,但擁有這筆資金,不可能不參與市場投資或投機,而伊斯蘭世界有其自成天地的經濟體系,現金流動不易被西方截查。

最令人憂慮的是,一個可能的「投資」方向,便是支持各地理念相近的激進團體,將之變成「加盟店」。這是阿爾蓋達很希望做、卻缺乏資源做的事,但畢竟一個全球恐怖網絡早已成型。這非空穴來風,日前澳洲就有激進分子加入「伊斯蘭國」打聖戰,更讓其兒子提起敵人頭顱拍照;而曾策劃2002年峇里島大爆炸的印尼「伊斯蘭祈禱團」領袖巴希爾(Abu Bakar Bashir),也於獄中宣布支持「伊斯蘭國」。

一旦有關組織變成「跨國企業」,那就後患無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