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1日星期一

革的是甚麼命?1968-時代與電影

60、70年代正值「火紅年代」,不只在中國大陸、香港,在歐洲——特別是法國亦然。1968年的巴黎「五月風暴」影響了整個時代,成了全球左翼運動的濫觴,巴黎學生、美國嬉皮士、中國紅衛兵東西輝映,也縮影了戰後一代嬰兒潮的叛逆與追尋。今天雖然事過境遷,但提起「68精神」,在法國依然是不能磨滅的集體回憶,對今日政壇也依然充滿影響。要了解當時的法國要從何入手?其中一個絕佳進路,就是電影。

《戲夢巴黎》:回望50年前學運歲月與當中的失落

五月風暴對電影界影響甚深,這點從2003年的法國電影《戲夢巴黎》 (The Dreamer)中可見一班。電影背景設於1968年正值五月風暴的巴黎,講述一個美國青年遠渡來到法國,結識同為電影迷的一對兄妹,然後三人之間發生了難捨難離的情愛關係。

很多人認識這部電影,都是因為當中頗為頻繁的性愛情節,但這部文藝片當然不是那麼簡單,它實際上探討的是60年代法國電影新浪潮、以及左翼思潮對當時年輕人的影響,而且還有導演本人對60年代的懷緬之情。

《戲夢巴黎》的三位主角皆情迷電影,生活中不時模仿電影情節;同時他們又是當時常見的左翼青年,電影中不時會見到文革海報、毛語錄等等——但問題是,這些左翼青年真的了解左翼思想嗎?也許不然。學運爆發逼使學校停課,三位主角除了做愛和看電影之外,基本上沒有其他事情可做,他們一直沉浸在理想世界當中,但在電影結尾還是要重返現實世界,加入街頭的抗爭人潮,他們某程度上,只是跟隨世界大勢隨波遂流。

《戲夢巴黎》中的「夢」的失落,其實反映導演對左翼運動「失敗」後的內心獨白以及理想主義的破滅。本片導演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是公認的左派導演,他經常在電影加入左翼思想,曾在中國引起廣泛爭議,而導演前輩高達更是他的偶像。1968年法國新浪潮電影和巴黎五月風暴正盛行,而高達同時是兩者的重要推手。當時只得28歲的貝托魯奇才剛剛開始拍攝電影,以上種種當然對貝托魯奇影響甚深,然而,60年代的學運結束後並未有在社會根本結構上改變甚麼,這種失落,就反映在《戲夢巴黎》之中。

文青最愛的高達也是大「左膠」:《中國姑娘》

即使並非熱愛,文青也必然認識法國大導演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當然不是日本的Gundam),以實驗電影見稱的這位法國電影新浪潮重要推手,對法國左翼思潮亦頗有影響。多年前,香港舉行過一個「高達影展」,筆者曾介紹過他的電影《過河卒》。

至於高達對左翼思想的支持和信仰,從他1967年拍攝的電影《中國姑娘》(La Chinoise)更能看出。片名La Chinoise直譯其實只是「The Chinese」,故事中的五位主角當然並非真的是中國人,而只是一群深信中國式社會主義的法國青年。他們在巴黎進行社會主義活動,包括召開「共產黨會議」,收藏「紅寶書」,牆上掛上毛主席語錄。憎恨資本主義的他們,甚至希望炸毀巴黎種種代表資產階層的建築……

以今天的觀點看來,也許會以為這些情節難以相信,但要強調的是,高達本人卻是非常認真地信仰共產主義。《中國姑娘》的誕生比「五月風暴」早一年,可見高達已預視了社會主義在法國的遍地開花。受五月風暴影響,1968年的康城影展亦要停辦,原因正是身為康城影展評審之一的高達,聯同了其他導演阻止影展進行,為的是「要與學生站在同一陣線」。

受1968年學運剌激,高達與其他左翼導演如Jean-Pierre Gorin 合組「維爾托夫電影小組」(Dziga Vertov Group),名稱就是取自蘇聯紀錄片大師維爾托夫。他們接連拍攝更多左翼電影,以宣揚心中的共產主義意向,1972年的《一切安好》(Tout va bien) 就是其中代表作,講述香腸工廠工人的罷工與抗爭。不過,這些抗爭電影在商業上非常不成功,甚至可以稱為「失敗」;到了80年代,高達才開始重歸其他類型題材的電影。他的心路歷程,也是一代人的宿命,到了最後,理想與現實之間,還是有所取捨。

解放軍解放巴黎?70年代的荒誕喜劇《巴黎紅禍》

然而,眾多與巴黎「五月風暴」有關的電影、電影人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多年後的1974年才出現的喜劇電影:《巴黎紅禍》(Les Chinois à Paris,又譯《中國人在巴黎》)。

電影講述60年代中國正值文化大革命全盛時期,中國派出六億解放軍解放歐洲。與偉大的共產主義大軍相比,資本主義陣營的歐洲簡直不堪一撃。歐洲人連翻逃亡,連英女王也要走難到香港。正當法國人一舉醒來之際,便發現滿街都是中國解放軍。於是在中國統治下,法國人開始奉行「中國式社會主義」生活:舞龍舞獅、高舉毛語錄、當然少不了批鬥和演樣版戲等文革元素(似乎比中國的真實文革溫和得多);反過來,解放軍卻因為法式夜生活過於精彩而日漸墮落,逼得解放軍要撤出法國……

《巴黎紅禍》雖然講述中國侵略全世界,但重點並非在於「中國威脅論」,反而是法國人借用他者視角,對法國同胞的自嘲,有點像美國電影《波叔出城》借用「哈薩克」視角對自身文化荒誕的自嘲。本片導演尚揚安(Jean Yanne)雖然也和貝托魯奇、高達一樣屬於左派導演,但並非「左膠」,他於70年代拍攝這一套電影的目的,是想諷刺盲目追求左翼理想的法國年輕人。當時參與五月風暴的年輕人,人人都說自己信仰毛主義,甚至支持文化大革命,事實上卻沒有人真正明白文化大革命的意義,亦不知道在中國發生了甚麼事、死了多少人。

一場運動,各自表述

很多人以為國際關係沉悶難懂,但其實要理解國際關係有極多途徑。電影正是我們了解前人想法的直接方法之一,由不同導演呈現出來的60年代巴黎,自然因應序事者立場而有不同面貌。

同時,電影既能反映當代人的國際視野,同時亦能影響觀眾對世界的理解。由J Furman Daniel, III Paul Musgrave寫成的學術論文《Synthetic Experiences: How Popular Culture Matters for Imag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強調,觀眾很容易相信電影所云,從而跟據電影的印象改變對現實世界的看法。

巴黎「五月風暴」影響法國電影人甚深,更同時影響日後的法國電影發展;而這些電影,又影響了日後觀眾的對學運、時代的看法——我們可以從不同電影、電影人的故事中,以完全不同的角度了解1968年的巴黎五月風暴。

究竟,1968年一眾上街的學生,大家革的是甚麼命?之後有沒有後悔?整場運動,帶來的是進步、還是停滯?最終歸於平靜,是大環境使然,人性的必然,還是運動本身的不力所致?不同的電影給予我們不同的答案,只怕要再多看幾部戲,才能有更立體的理解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