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局系列]
澳洲在2006年世界盃後脫離大洋洲賽區﹐假入亞洲區﹐更在外圍賽成為亞洲區榜首﹐想不到在決賽週卻首圈出局﹐成績比外圍賽的手下敗將南韓和日本都要不如。表面上﹐澳洲加入亞洲是希望技術有所進步﹐能定期與水平較高的球隊作賽﹐不用再與大洋洲的六、七線球隊糾纏﹐同時也不用與南美洲第五名(通常是烏拉圭)打附加賽﹐更有把握晉級決賽週﹐實在一舉數得。其實﹐在足球以外﹐這還是一個政治決定﹐呼應了澳洲「脫洋入亞」的國策﹐和數年前澳洲以觀察員身份參加大阪東亞運動會的計算如出一轍。
歷史上﹐澳洲獨立自英國﹐一直是英聯邦核心成員﹐外交唯英國馬首是瞻﹐身份不過是英國大洋洲支部的負責單位。它在一次大戰參戰時而死傷慘重﹐一切都是為了英國﹐心態上還當自己是英國一部份。但二戰過後﹐世界格局逆轉﹐澳洲以反共之名﹐與美國簽定區域合作條約﹐改為當上美國的亞太區隨從﹐希望成為區內的美國代言人。前澳洲總理霍華特出兵伊拉克﹐更成了美國鐵杆盟友﹐獲布殊嘉許為「像他那樣的德州人」。但與此同時﹐澳洲加入亞洲的提案也不斷被提出﹐早在八十年代﹐前總理基廷就主張與亞洲緊密接軌﹐但當時澳洲國民對此十分抗拒﹐也一度出現了極端排外政黨領袖漢森女士﹐「澳洲是白人的澳洲」這說法依然有一定市場。
但亞洲金融風暴過後﹐澳洲輿論開始明白與亞洲整合乃大勢所趨﹐自己無論是否願意﹐也再不能獨善其身。它在東帝汶脫離印尼獨立的過程扮演重要角色﹐也積極參與東亞反恐合作﹐就是明白到自己不可能再獨善其身﹐也不可能再靠美國來與亞洲打交道﹐因此﹐「脫洋入亞」逐漸變成既定國策﹐也越來越得到人民肯定。剛被逼宮下台的總理陸克文任內提出「亞太共同體」﹐以懂普通話的「中國通」身份主張亞太一家﹐希望建立歐盟那樣的亞盟組織、而不是深化東盟那樣的鬆散網絡﹐以加強澳洲參與亞洲事務的合理性﹐雖然最終他也不能與中國很好地相處﹐還是進一步令澳洲人反思自身的身份認同。
在這背景下﹐澳洲隊到亞洲比賽﹐需要不斷到東、西亞各地作客﹐這對鞏固澳洲的亞洲身份大有幫助。畢竟﹐此前澳洲足球隊(甚至是澳洲人)出現在沙特阿拉伯、烏茲別克斯坦或北韓﹐都是難得一見。問題是﹐在足球以外﹐澳洲始終未能得到亞洲各國認同為「自己人」﹐只能通過雙邊關係聯絡它們﹐而不是被納入區域合作的整體﹔例如東盟只會說「10+3」(東盟+中日韓)﹐談到澳洲、新西蘭等﹐就只是「10+3」以後的延伸項目。澳洲在本屆世界盃表現欠佳﹐從足球角度而言﹐固然令澳洲球迷失望﹔但以政治角度觀之﹐卻可能為國家立下大功﹐反而有助亞洲接納澳洲為核心成員。假如澳洲隊表現永遠一支獨秀﹐遠遠拋離其他亞洲代表隊﹐那等於格格不入﹐就難免被當作外人了。因此﹐本屆澳洲隊和設計亞太共同體藍圖的陸克文同步離開舞台﹐實在是政治正確的結局。身患絕症的澳洲球員基維爾以禁區內犯手球被逐離場﹐場面悲涼﹐令人十分同情﹐但有了上述背景﹐他總可以稍為釋然﹐起碼國家既然要脫洋入亞﹐就一定不會怪責他。
(沈旭暉 - 有線電視 加長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