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星期三

「卡巴迪」與印度軟實力

每次亞運舉行,筆者都喜歡用這機會介紹盛行南亞大陸的運動「卡巴迪」(Kabaddi),因為大家大概沒有其他機會接觸到這項比賽,這卻是了解南亞不可或缺的一環。

卡巴迪由兩隊對壘,既像「麻鷹捉雞仔」,又包含相撲、摔跤,乃至瑜伽等元素,運動員要邊走邊喊「卡巴迪、卡巴迪」。它進入正規比賽有特定的階級含義,也可說是國際體育平權主義的產品。卡巴迪玩法簡單,毋須任何成本和道具,在貧窮的南亞農村大受歡迎,作為全球成本最低的運動之一,卡巴迪登上大雅之堂,便成為一項「階級運動」,足以和馬術、高爾夫球一類需要裝備昂貴、往往由中東王室成員參加的貴族運動相對照。

兩者在亞運並存,就是亞洲兩極化的最好宣傳。假如卡巴迪被哪個主辦國取締,南亞國家不一定認為是運動不夠普及,卻可能上綱上線為對貧民體育的歧視。

在金錢因素以外,卡巴迪在南亞流行也符合當地人的體質。卡巴迪既講求步伐的輕盈,又需要一定的身體份量應付摔跤類動作,最適合身體矮小、靈活且皮膚較能承受衝擊的南亞人,令這項運動變成為南亞的身份認同所在,就像藤球被當成東盟「盟球」。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47年分治後,全球首個卡巴迪聯會1950年成立於印度,後來亞洲卡巴迪聯會與國際卡巴迪聯會相繼出現。由於南亞各國的各宗教、各分離主義派系之間矛盾重重,有時甚至語言也不能溝通,難得有南亞土產的卡巴迪,這成為他們的共同向心力。有關運動被照顧,也被看作發達國家對南亞的照顧,例如孟加拉要是沒有卡巴迪,要爭取亞運獎牌機會還真渺茫。

平民體育 推廣容易

中國對這項運動的平權做法最為明顯,卡巴迪引進亞運就是由北京亞運開始,當時當局還擔心沒有觀眾對卡巴迪有興趣,而特別「安排」了支持者到現場打氣,卡巴迪加入女子組又是始於2010年廣州亞運。

卡巴迪逐步傳向西方,亦同樣反映了其階級性。由於南亞人力資源過盛,不少西方、西亞國家大量引入南亞人當廉價勞工,若連流動人口也算上,他們甚至可能在數量上壓倒本地人。他們每到一個發達地方打工,只要聚滿足夠鄉里,便會把卡巴迪傳播到當地,由於它什麼道具也不需要,傳播起來就挺容易。例如在2006年多哈亞運,雖然卡塔爾人不參與這運動,卡巴迪的會場卻大受歡迎,氣氛比好些常見項目還熱烈,就是因為有大批印巴觀眾進場觀看比賽。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卡巴迪聯賽剛在本年7月成立,在印度可算是頭等大事,而民族主義色彩強烈的新任印度總理莫迪,正刻意尋找能弘揚印度身份認同的文化圖騰。

所以,卡巴迪對印度軟實力的潛在貢獻可能很大,大家有機會,就在電視轉播亞運期間看一場卡巴迪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