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侯賽因副手重出江湖?

伊拉克局勢突變,激進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攻陷多個重鎮,迫近首都巴格達。關於此組織與「恐怖主義龍頭」阿爾基達的恩怨和分裂,本欄早在上月介紹。

不少分析認為,ISIL並沒這麼大實力,其他配合作戰的武裝部隊同樣值得注視,例如侯賽因 [註:明報譯薩達姆] 時代二號人物易卜拉欣(Izzat Ibrahim al-Douri),正是「其他配合作戰的武裝部隊」幕後領導之一。這傳奇人物是否真的重出江湖?還是他始終在江湖中?他還有具體實力嗎?

「去復興黨化」政策惹禍

要解答這些問題,筆者要先由他本人談起。在美國的「撲克牌通緝名單」中,其排名是第六的「梅花King」,原是伊拉克政權二號人物、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也是侯賽因的親家,屬少數成功逃過美國追捕的高層,今年已七十一歲。

據前伊拉克政權中人所言,他不像侯賽因那樣喜怒無常,也沒侯賽因兒子烏代與庫賽的氣焰,故較得人心。同時,他有霸氣一面,如在海灣戰爭前當眾痛斥科威特代表,就為他取得崇高威望。美國情報部門把他成功逃脫,歸因其在開戰前從銀行提取十億美元,令他成為伊拉克武裝的地下金主。侯賽因死後,殘餘武裝據說奉易卜拉欣為領袖,他也協助整合其他友好武裝,例如屬蘇菲教派的「納克什班迪教團」(Army of the Men of the Naqshbandi Order)。

目前不知道易卜拉欣是否真的在今次攻勢發揮關鍵角色,但這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代表的勢力,包括伊拉克復興黨殘餘分子、乃至當地遜尼派,確是在過去十年被迫變得愈來愈激進。所謂「被迫」,涉及美軍佔領伊拉克期間最具爭議性的政策 —「去復興黨化」。這是美國核心政策之一,規定所有侯賽因時代的公務員,只要與復興黨有關連都要被解僱,也不容許再次被政府聘請,涉及具體「罪行」的高層更盡數被捕。

美方熱心推動有關政策,有點像二戰後德國的去納粹化、日本的去軍國主義化,但規模和程度比這兩個案例更徹底,畢竟不少前納粹公務員、日本右翼政要在戰後返回政壇,伊拉克復興黨殘餘卻遭連根拔起,甚至成為新權貴打壓異己的標籤。可以想像,那些流亡海外的伊拉克異見人士最歡迎此政策,而要推倒重來的美國也受惠不少。

問題是,如此針對性的「敵我矛盾」,直接造成新伊拉克民選政府管治危機。前朝精英一掃而空,新人才卻未出現,自然導致該國各級政府人手不足、濫竽充數。受影響的,還包括眾多侯賽因時代的技術官僚,他們當年除了效忠侯賽因,根本沒其他選擇,現在卻被當成「共犯」,自然極度不滿。他們失去的不僅是職位,還失去生活所有保障,包括退休金,又找不到新工作,因涉及人數眾多,間接令伊拉克失業率居高不下。相關家庭霎時變成貧窮戶,既然沒出路,加入激進組織也就順理成章。

最致命的,還是復興黨的遜尼派色彩,令幾乎所有伊拉克遜尼派精英都被看作復興黨餘孽,受盡歧視。此時,只要易卜拉欣這類人振臂一呼,對反正已沒什麼可失的遜尼派確有吸引力。他們的目標不一定是推翻民選政府,相信也不喜歡ISIL的瘋狂,只要求廢除「去復興黨化」的政策。

伊拉克現任總理馬利基常稱遜尼派武裝分子就等同於恐怖組織阿爾基達,以慫恿美國再出兵,但這正中對手的下懷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