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9日星期一

諾曼第登陸的「俄羅斯情結」

二戰結束後,每逢諾曼第登陸十周年祭,當年的西方盟軍都舉行大規模紀念,並在冷戰結束後加入了「一笑泯恩仇」的俄羅斯,以及德國。到二○二四年的八十周年紀念,可能再難有大批親身經歷登陸的老兵參與,令今年活動更彌足珍貴。這雖然是七十年前的歷史,但與今天現實政治依然有所交接,因為如何評價諾曼第登陸,不少人仍認為「不能照搬西方一套」。

根據我們熟悉的演繹,諾曼第登陸是二戰轉捩點之一,要不是盟軍登陸成功,開闢第二戰線,德軍很可能重整旗鼓,戰爭長期持續下去。

深信斯大林格勒戰役更關鍵

但前蘇聯及今日俄羅斯史界一直不滿諾曼第登陸的重要被誇大,認為二戰真正轉捩點是蘇聯擊敗德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強調蘇聯軍民犧牲最多,拖住德軍主力的貢獻也最大,不明白何以光芒被「第二戰線」搶去。

蘇聯二戰名帥朱可夫(Georgy Zhukov)認為,西方故意拖延一年才開闢第二戰線,以讓德蘇消耗;曾參與二戰的蘇聯末代國防部長亞佐夫(Dmitry Yazov)曾說,盟軍登陸,只是擔心蘇聯獨自擊敗德國,共產主義席捲西歐,才決心登陸。類似心態,似乎在東線當事人中頗為普遍。

這課題不可能有完全客觀評價,但「假如諾曼第登陸失敗」這what if題目,確實具思考價值,我們不妨參考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安布羅斯(Stephen Ambrose)的文章。他認為,只要登陸日天氣改變,登陸失敗,即時效果是美軍指揮艾森豪威爾被解職,盟軍短期內難再進攻,英美政府面臨信任危機,但德軍不能反勝,蘇聯卻主導戰局,長驅直入柏林,美國惟有把原子彈投在德國,以壓制蘇聯進入西歐;連鎖效應是太平洋戰爭也延長,日本不一定受原子彈攻擊,北日本卻可能被蘇聯佔領,冷戰進程也會改寫。

無論這些觀點是貼近事實還是天馬行空、政治主導還是學術研究,反正在今日民族主義興起的俄羅斯,也會傾向相信。冷戰期間,西方媒體、電影、文學不多談蘇聯在東線的貢獻,卻不斷浪漫化諾曼第,也是事實,儘管原因除了意識形態主導,也包括蘇聯在東線軍紀欠佳,要是認真講述,也容易令盟軍失去「正義之師」的形象。法國邀請普京出席諾曼第登陸典禮,俄羅斯國內有聲音認為,諾曼第不應變成紀念整個二戰的最高舞台,出席不出席,沒有什麼稀罕。

不過,對普京而言,他只要得到諾曼第的入場券,就可變相繞過西方制裁,例如此刻俄羅斯因吞併克里米亞被踢出G8,但普京依然獲邀,典禮成了他和奧巴馬、默克爾等領袖的非正式會談場所,造就了他和烏克蘭新總統波羅申科見面。對整個俄羅斯而言,最划算的不是不紀念諾曼第,而是設法令斯大林格勒戰役得到相同的國際地位,反過來邀請其他國際領袖出席這戰役的周年典禮,這才是爭奪話語權的方法,也可得到一個常設的東道主平台。

俄羅斯不斷開拍斯大林格勒戰役電影,也是類似嘗試的一部分,但如何能與《碧血長天》相提並論,卻純粹是軟實力的問題。

歷史往往被重構,古今皆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