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星期四

塔利班交換「戰俘」—怎樣才是「等價交換」?

美國決定以釋放五名在關塔那摩監獄服刑的「拘留者」(detainees)為代價,換取阿富汗塔利班組織釋放一名(也是僅有的一名)美軍戰俘(POW)。這個表面上「一比五」的交換,卻蘊含複雜國際政治倫理問題。

嚴格而言,「戰俘」和「拘留者」是不能「交換」的。美國當年聲稱「戰俘」待遇只給予「合法交戰人員」(lawful combatant),而恐怖分子不代表合法國家,故不在此列,不受《日內瓦第三公約》保護。在華府眼中,恐怖分子也不是一般平民組成的「非法交戰人員」(unlawful combatant),所以亦不受《日內瓦第四公約》保護。

布殊就是基於以上「理論」,把疑似阿爾基達與塔利班分子,長期囚禁在關塔那摩監獄,並為他們發明了一個不被國際公約保護的新名詞 -「敵方戰鬥員」(enemy combatants)。

美國選擇遠在古巴的關塔那摩監獄便於行事,也是鑽國際法的空子,因那裏的主權理論上屬於古巴,卻由從前的親美古巴政府「永久租借」予美方,要是虐囚行為被追究,也有迴旋空間。後來因國際壓力,美國在關塔那摩成立了殷別「敵方戰鬥員」的法庭,也設立行政機關審核拘留者的身份,但始終沒有一個機制,讓這些人獲「戰俘」待遇。

明談人質 暗築平台

這時候,美國媒體卻紛紛報道和塔利班交換「戰俘」,彷彿忘記過去十年的官方語言偽術。華府官員認為這是「正常交換」,彷彿忘記了不與恐怖分子打交道的政策。當然,在現實政治中這並非什麼新鮮事,例如俄羅斯《真理報》十年前報道,美國曾秘密釋放四名關塔那摩拘留者,換取塔利班釋放五名失蹤美軍。但這次如此高調進行,畢竟是塔利班政權崩潰後,首次和美國「平起平坐」的交換。久違了的塔利班領袖奧馬爾,發布聲明說這是「塔利班的偉大勝利」,在上述背景看來,倒也不是毫無依據,且證實這是來自塔利班最高層的旨意。

那為什麼這位美軍被囚五年,「不遲不早」,偏要在阿富汗舉行大選、美軍制定撤離時間表的時機被釋放?這才是關鍵所在。事實上,自從美軍有了離開阿富汗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就明白要完全瓦解塔利班是不可能的,因塔利班不同阿爾基達,有其「在地」支持,並不容易連根拔起。一個較務實的做法,是吸納溫和塔利班進入阿富汗新政府,或起碼與之對話,那樣還可能維持脆弱的和平。但阿國政府憂慮要是雙方能公開溝通,阿國政府本身的價值就大降,所以一直不合作。

過去數年,美國其實一直以這位不幸戰俘的名義,與塔利班進行談判,雙方談的表面上是放人,實際上卻是為雙方未來如何找到對話平台探索。這次的模式是,美方實質承認塔利班的身份,通過卡塔爾為中間人,換取對方根據國際慣例放人,而釋放那五名從前被形容為「高度危險的恐怖分子」,也暗示美國不再直接把塔利班和恐怖活動掛鈎。

相信阿富汗新政府上台後,無論怎樣抗拒,類似的美國與塔利班直線溝通都很可能會繼續出現,這就是政治現實。除非布殊一派捲土重來,就另當別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