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日星期二

香格里拉的火花 — 中美誰是誰非?

剛於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成為近年罕見之各國外交大辯論,各方論據可作為教材,值得留意的包括中美圍繞「防空識別區」(ADIZ)的即場交鋒。

先是美國批評中國「單方面劃出東海防空識別區」,表示「不容忍」。中國反駁說防空識別區是美國先建,問「美國是根據什麼國際法,中國又違反了什麼國際法」。美國回應指出,其劃出防空識別區時「有和周邊國家商量」,與中國單方面行為「很不一樣」。說了這麼多,究竟誰是誰非?

若單從國際法理解防空識別區是沒意思的,因國際法一方面無規定「可以」設立防空識別區,另一方面也無規定「不可以」設立,只有對「領空」作出定義。其他國家是否承認別國防空識別區和是否予以配合,完全是雙邊行為。至於什麼算是「單方面」劃出有關區域,自然也沒國際基準,只是政治層面的語言偽術。

那語言偽術又有什麼用?在國際舞台其用途有限,但對國內可不一樣,起碼容易成為民族主義的工具。例如目前中日各自劃出的防空識別區有大量重疊,雙方都可批評對方「闖入我國防空識別區」,以激起公眾情緒,一般民眾卻不會深究「防空識別區」不同「領空」。

這種使用防空識別區的方法,卻和美國當初「發明」此概念時的初衷背道而馳。以防空識別區煽動民粹的作風亦非始於中國,日本早於中國成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前,已如此操作。

美國在北美的防空識別區確是「有和周邊國家商量」,設立主要目的就是避免與蘇聯擦槍走火。然而,美國的回應避重就輕,因今天東亞各國防空識別區其實也大多是美國產物,主要是韓戰爆發後由駐日盟軍司令部所劃。日本的防空識別區,是在一九五九年被美國移交、一九六九年開始由防衞廳自行劃設,及後在一九七二年拓展沖繩防空識別區,把釣魚台(日方稱尖閣諸島)海域納入範圍,後來尚有一些修改開拓。在中國眼中,這些都是「單方面」行為,軍方也曾放話說「不承認」。

值得注意是,在中美口水戰背後,正如《日經新聞》華盛頓支部中山真月前的文章強調,美國不同日本,並無要求中國撤銷東海防空識別區,因華府明白識別區只是內部政策,執着的只是中國「單方面」劃區,以及中方會否真的派軍作出「防禦行為」。換句話說,華府希望以亞太多邊合作框架處理爭議,以亞太各國共同施壓,突顯中國崛起也是「單邊」行為。

中國的策略卻是強調所有防空識別區實質上都是「單方面」的,由於美國在「支持盟友」以外,很難解釋何以「不容忍」中國防空識別區,卻「容忍」日本防空識別區的單方面擴張,這問題解答不了,北京就能爭取道德高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