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山本五十六》的平行時空

電影《山本五十六》上映,這位對香港新一代而言略為陌生的日本二戰海軍英雄,因為充滿宿命的經歷,此時此刻,卻意外地令不少香港觀眾產生共鳴。他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學習,多次參與和西方的談判,本身是親美派,曾公開反對日本侵華,又反對德意日結成「軸心國」三國同盟,深知日本缺乏持久戰的經濟實力,最希望避免的就是和美國作戰,開戰後也主張以戰逼和。但歷史的發展,偏偏出現了一切他不希望出現的場景,而他卻要負責偷襲珍珠港,最後死在戰場。

電影最有趣的觀點,不是山本五十六本人的經歷,而是把日本的戰爭悲劇和「三國同盟」直接聯繫起來。今天事後孔明,實在難以想像為甚麼山本五十六的看法,在當時日本居然人人喊打,因為日本和納粹德國、意大利結盟,實在一點也不化算。今天我們習慣把三國當作二戰的「邪惡軸心」,彷彿「反派」走在一起天經地義,其實,那並不具備歷史必然性。

日本在二戰最缺乏的是資源,但對華戰爭變成消耗戰,不得不加速對東南亞的侵略,一切成了惡性循環。然而與德、意結盟,對這點毫無幫助,兩國沒有任何遠東殖民地可支援日本(除了意大利在天津有一片小租界),也沒有重要戰略物資可供遠東盟友使用。但締結了三國同盟,和美國對敵就變成了早晚問題,因為美國有眾多客觀原因,難以逃避捲入歐洲戰場。不過日本要是獨自在太平洋作戰,不偷襲珍珠港,美國是否願意傾全國之力兩面作戰,卻頗有疑問。

德國和日本結盟前,反而和中國國民政府關係密切,蔣介石的軍隊就是採用德式訓練,請了不少德國顧問,而希特拉對中國也不無好感,反而有點看不起日本。中日開戰後,德國曾嘗試調解,德國不少人對日本侵華十分反感,因為那會破壞他們正打入的潛在龐大市場。另一方面,日本崛起時,一直和英國結盟,山本五十六一類背景的軍人,都接受不了忽然和英美反目,改為和在遠東缺乏根基的德國友好。假如日本在成立滿洲國後不再侵華,和二戰交戰雙方都保持中立,不難完全消化中國東北,成為遠東霸權,戰後和美蘇三分天下。

山本的宿命,正是他的宏觀視野不能為同代人理解,當局者迷,決策日本外交的人都見樹不見林,民族主義的盲目,以及接受資訊的偏差,足以令一切清醒的計算被按下不表。說了這麼多,其實不止是說歷史,就是放諸今日身旁的局勢,能看見宏觀大局的人並不少,可惜在小算盤上過度理想、或過度現實的人,才是社會的主流。始終人的決策機制,只會根據已發生的事和個人經驗來判斷,雖然這些資訊的先天局限不言而喻,但人之不同機器,正在於此。山本的悲哀,何嘗不是我們的悲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