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9日星期二

大英帝國的一國兩制:毛里求斯隨筆

此刻身在印度洋島國毛里求斯,雖然幾乎所有遊客到此,都是為了陽光海灘,但這個小國的身份認同也十分有趣,從中觀察英國人的管治模式,亦不無啟示。

毛里求斯是英聯邦成員國,1968年獨立前的150年,都是英國殖民地,但碰口碰面的人都說法語,電台也大都是法語節目。雖然英語法語都是政府接受的語言,路牌、告示也是雙語並重,但先法後英絕對是約定俗成。問當地人為何被英國殖民多年,卻說得一口流利法語,他們說本地土話是由法文變成,所以更有親切感。

這是因為英國殖民毛里求斯前,法國先殖民了100年,而且並非視毛里求斯為一般殖民地,而是將之「正名」為「法蘭西島」;旁邊至今依然屬於法國的留尼汪島(Reunion Island),則曾「正名」為代表法國王室的「波旁島」(Ile Bourbon)。在眾多殖民地當中,法國人特別喜愛這小島的氣候,不少逃避戰爭的人,都走到毛里求斯定居,加上毛里求斯本來就沒有太多原住民,一個海外的法國管治階層,就這樣成形。

形成海外法國管治階層

到了拿破崙戰爭期間,毛里求斯成了亞非之間的戰略重地,英法都希望爭奪印度洋控制權,在毛里求斯爆發大海戰。雖然拿破崙軍隊一度在毛里求斯擊敗英國海軍(這也是拿破崙唯一的海軍勝績),但最終寡不敵眾,毛里求斯法軍還是投降。英國獲得毛里求斯後,管治極其寬鬆,和原來的法國權貴約法三章,允許他們保留一切私有財產,繼續使用法語和保留法式生活習慣,還可以在法庭選擇根據法國法律審判,俘虜的戰犯更全體釋放,彷彿激戰從不存在。因此毛里求斯的法國居民都願意留下,獲得實質上的高度自治。

英國在毛里求斯對法國人的尊重,並非權宜之計,而是根本國策:英國需要毛里求斯,只是為了國際地緣政治,服務大英帝國的國防外交,根本無意、也無興趣改變島民生活習慣。有法國人把制度建立起來,並願意捍衛,只要不挑戰英國權威,就能省卻殖民地的管治成本,又斷絕了其他國家對印度洋的染指,還能必要時「以法制法」(末代法屬毛里求斯總督和拿破崙就是政敵),何樂不為?所以英國完全把整個法國中上階層統戰過來,到了英國殖民地建立後數十年,居然還為法屬毛里求斯最傑出的總督拉布爾多奈豎立巨型銅像歌頌,毫無「政治不正確」的包袱。

為了讓毛里求斯經濟發展,英國殖民期間,一如在其他殖民地,大舉引入海外勞工。這對毛里求斯而言,比例尤其誇張,前後有50萬名來自英屬印度的勞工來到毛里求斯定居,而今天的毛里求斯總人口,也不過110多萬,可見這些印度新移民已經徹底改變了當地人口結構。出人意表的是,由於毛里求斯一切以法國文化優先,這批由英國引入的印度人,迅速入鄉隨俗,被島上的法國文化同化,對英國、英語的認同反而淡薄。今天毛里求斯統治階層雖然變成了印度裔,文化上卻依然是「法國人」。

大英帝國並沒有「一國兩制」名目,但對不同殖民地的管治模式,都充滿不同彈性。英國曾與南非荷蘭裔白人爆發波爾戰爭,戰勝後卻全體荷裔白人予以吸納,讓他們繼續成為南非精英,這和大戰後奪取毛里求斯、卻依然重用法國人,一脈相承。當然,毛里求斯的法語社群、南非的荷裔社群,都要自己識趣,不再拉攏包括母國在內的「外國勢力」,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主動為英國服務,這是他們「一國兩制」長存之根本。奉政府籲,「一國兩制」是國家對港澳台地區的偉大創造,前無古人,和任何地方比較都是不合適的。

小詞典:拉布爾多奈 (Bertrand-François Mahé de La Bourdonnais, 1699-1753)

法國政治家,早期服務法國東印度公司,1735年成為法屬毛里求斯、留尼旺島兩地總督,管治五年間,奠定兩地發展基礎,典章制度、城市規劃、組織架構,大都出自其手,深受印度洋各島懷念。雖然他離開毛里求斯後仕途不如意,但死後得到哀榮,除了毛里求斯有銅像、街道、酒店以他命名,法國本土也有一條「拉布爾多奈大街」紀念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