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2日星期一

冷戰年代美國「銳實力」﹕從歐非多國政治戰爭說起

筆者早前介紹過國際關係詞彙「軟實力」(soft power),由美國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改良」成專為中國、俄羅斯而設的新名詞「銳實力」(Sharp power)。這名詞成為2018年最熱門詞彙之一,正牌「軟實力之父」奈爾(Joseph Nye)及後也在多個媒體撰文回應,除了簡單闡述這些概念外,特別提到發揮「銳實力」的各種手段;其實美國、蘇聯在冷戰時代都曾使用,所以「銳實力論」只是新瓶舊酒,然而這些「舊酒」的套路,也依然值得閱讀。

正如民主基金會所說,「銳實力」是指威權政體利用民主國家的民主、自由環境,通過自身政治、經濟影響力,利用各種如媒體、文化交流等手法,去約制、操控當地輿論。換句話說,這是威權國家使用各種表面為「軟實力」的工具,去影響輿論,並達到政治目的,所以「銳實力」也是「軟實力」的一種,只是名字負面而已。

但與此同時,正如奈爾在《外交事務》撰文,「銳實力」每每為敵對目的、欺騙性地使用訊息,背後必須有力量加持,所以實際上也是「硬實力」的一種;他亦提及如電台等「軟實力」工具,是否被看待成「銳實力」,也是一線之差,視乎背後操作、目的而定。從這角度看,冷戰期間,「銳實力外交」早已是美國國策。

馬歇爾計劃助重拾信心

二戰結束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勢力有西擴跡象。美國面對共產主義勢力的擴散,尋求新外交方針,外交官凱南(George Kennan)的「圍堵政策」(Containment)就應運而生。根據凱南對二戰後局勢的解讀,美國與蘇聯角力,並非軍事實力的對碰,而是一種長遠的政治戰。當然,這不意味美國放棄與蘇聯在軍事力量的對抗,美蘇隨後多場的代理人戰爭、軍備競賽便是例子之一。凱南的主張是在「硬實力」以外,於政治層面與蘇聯競爭。中央情報局(CIA)、自由歐洲國家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for Free Europe)等,就是在這些背景下成立。

最具體的「銳實力」式例子,包括美國戰後對希臘、土耳其政治的介入。戰後希臘陷入內戰,英國支持希臘王國,對抗南斯拉夫、保加利亞與阿爾巴尼亞支持的國民軍、左翼勢力。1947年,二戰後勢力大不如前的英國向美國表示,已無力在經濟上支持希臘,需要美國接手。根據學者卡斯美維斯(Christos Kassimeris)研究,美國除了在財政、軍事上的援助外,CIA還與當地情報機構合作,執行大量政治監控活動,而這種較為「輕量」的支持,是為美國在希臘內戰的基本原則,以免希臘通過民主程序,落入蘇聯陣營。

美國對戰後土耳其的支持,亦與「希臘模式」近似,並不單強調軍事支持,而是在財政、物資上的支援。例如幫助土耳其興建全天候公路,一方面對調動軍力有幫助,另一方面對農業亦有正面作用,演繹出來的官方論述,就成了「美國幫助土耳其復興國家經濟」。由此可見,美國成為「世界警察」,與承接大英帝國的海外影響力關係密切。但二戰後,不可能以老牌殖民主義方式執行,便改以一種成本較低、更為有效,集中於政治戰的模式,以抗衡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陣營。

對希臘、土耳其的政策,在1948年進一步演化為大家熟悉的「馬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馬歇爾計劃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支持並不局限於經濟上。一眾美國外交官明白,戰後歐洲不單只需要財政支援,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重拾信心,所以除了借貸外,美國在文宣上下了很大功夫。不過,美國並沒有生硬地將資本主義優點生硬推銷,而是利用如經濟合作總署等機構,透過電台、電影、私人公司宣傳。我們去年談過中國「一帶一路」與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比較,當時就觸及上述概念。而馬歇爾計劃最成功的樣板,除了我們介紹過的南斯拉夫,還有意大利。

意大利如何留在西方陣營:以防赤化為目的的政治戰

意大利是二戰重災區,戰後左翼思潮興起,意共是一時「佳話」,因為他們並非直接受蘇聯共產黨控制,甚至與英國工黨一樣,相信議會民主。但在美國眼中,這些政黨上台意味著共產勢力擴張,因此不惜以各種形式干涉當地選舉。除了財政上支持意大利天主教民主黨、偏右的社會主義者外,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者艾伍德(David W. Ellwood)指出,美國還會以「解释,恐懼和安慰」為原則,推動一系列文宣,例如通過美國之音等,以影響選舉結果,避免意共上台。這些文宣都避免直接批判共產主義,相反會在電影等媒介宣揚現代化、經濟復甦、提升生活水平等「貼地」願景。當中的對象,包括一般被認為是意共選民基礎的工廠工人。結果,1948年大選由天主教民主黨勝出,守住歐洲重要一國,但當時意共其實聲勢極盛,距離執政只是一線之差。

類似劇本,同樣適用於冷戰時代的非洲多國。不少非洲國家在二戰後脫離殖民宗主國獨立,多國出現「民族英雄」式國父,這些民族英雄並不一定由蘇聯扶持,但大多傾向推動左傾政策,加上個別透過革命上台,逐漸被美國視為親蘇。結果,多國都成為美國鎖定的干預對象,例如1960年,剛果從宗主國比利時獨立建國,民族英雄盧蒙巴(Patrice Lumumba)當選總理,就成為美國目標。華府除了透過聯絡反對派在議會以政治手段推倒他外,CIA亦在背後推動街頭示威,以電台、傳單、資助報章等方式,散播對盧蒙巴不利的訊息。1961年,盧蒙巴被暗殺,年僅35歲。事後,各方指責CIA與比利時政府參與其中,這已經是赤裸裸由「銳實力」到「硬實力」的過渡了。

總括而言,二戰結束後,美國了繼承英國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的影響力,但已不能直接佔領這些國家,因此只能在經濟、物資援助外,在政治戰、心理戰出發,去維繫當地的角色。CIA、自由歐洲國家委員會等機構,都是「冷戰銳實力」重要推手,透過各種文宣,以現代化、經濟復甦作誘因,企圖操縱輿論,阻止左翼政黨上台。從美國在希臘、土耳其、意大利到剛果的操作,可見「銳實力」在冷戰年代經已存在,而且比當今的少了一份以文化為本的「軟實力」色彩。今天美國指俄羅斯、中國推行「銳實力外交」,其實只是時移勢易,重覆自己數十年前的手法罷了。

小詞典﹕盧蒙巴 (Patrice Lumumba)

剛果革命家,1925年出生於農民家庭,曾於郵政局工作,及後參與反帝國主義運動。1958年建立剛果民族運動,團結不同族群爭取獨立。1960年,剛果獨立後成為民選總理。翌年被暗殺,終年35歲,成為剛果、甚至整個非洲大陸的反殖民主義英雄人物。外界普遍相信美國、比利時參與刺殺盧蒙巴的陰謀,2002年,比利時更首次為事件正式道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