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2日星期四

政治化之外:日本-紐西蘭-台灣地震賑災合作

不久前,台灣花蓮近岸發生六級地震,造成至少17人死亡,然後演變成兩岸和中日的外交角力。北京直接聯絡災民「統戰」,蔡英文探望受災陸客「迎戰」,同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高調賑災,被北京批評為「賑災政治化」、破壞「一中原則」、製造「一中一台」云云。但假如不談政治角度,日本對各地地震的回應,畢竟有悠久傳統,這可從多年前紐西蘭基督城大地震談起。

作為西太平洋島國,紐西蘭同樣居於地震帶,2011年基督城的6.3級地震、2016年南島的7.8級地震,災情都觸目驚心,令這個太平國家出現罕有的大規模傷亡。筆者曾到訪災後的基督城,這個曾幾何時的度假勝地變成滿目瘡夷,印象難忘,當時不少人還是住在臨時房屋,市內的標誌性大教堂搖搖欲墜,破壞嚴重,正籌款等待重建。

日本慣見天災

這種經歷,對全國人口不過400多萬的紐西蘭而言,應付得異常吃力,乃至感到是末日天劫;但對抗震經驗豐富、歷史上有過極大死傷災情的日本而言,卻是司空見慣。

我年前談及「地震政治學」時介紹過,日本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後,更積極改善、現代化防震技術,並更新整個結構哲學。這除了為保護國民自身安全,也希望把相關技術、經驗作為軟實力輸出海外,以求日本的科技水平、系統處理得到世界認可,同時也宣揚日本是一個「負責任大國」。因此,鄰近最受地震影響的島群,例如菲律賓、紐西蘭、台灣、印尼等,都成了日本「防震外交」的重點對象。

紐西蘭基督城大地震後,日本派出了60 人救援隊,台灣也派出 24 人,加上澳洲、英國、美國、和在紐西蘭設有軍事訓練基地的新加坡等盟國,共有近六百人國際大團隊參與搜救。自此,日、紐、台三方開始加強在地震研究的合作,2014 年,三方的地震研究組織組成「日台紐地震危害評估會」,目的是通過研究三地相似的地理環境和地震規律,配合最新技術,盡量改善地震的監測和預警系統。基督城的重建工作十分緩慢,政府需要平衡是否原址重建、建築物如何加固和都市如何再規劃等,紐西蘭在這些方面,都沒有太多經驗,而這類來自海外、但與本國又有密切合作的非政府組織的意見,就十分實用。去年開始,台、紐兩地亦有一定程度的方防震交流合作,都是以島嶼身份開展的。

這種島嶼情結,不一定涉及政治認同,但也是另一種源自地緣政治的命運共同體。北京若純粹以泛政治化角度視之,固然可說是「台灣要成為海洋國家的陰謀」,但這種文宣很容易適得其反,也不符合「統戰」之道。如何打動台灣的島民心態,易地而處,讓「島嶼情結」接受「大陸身份」,才是王道。

小詞典:基督城 (Christchurch)

紐西蘭第三大城市、南島第一大城市,本為原住民毛利族聚居點,1830年開始才由歐洲移民進駐,並以牛津大學的基督學院命名。基督城本來是紐西蘭商業重鎮和旅遊熱點,但2010年、2011年先後發生大地震,特別是後者造成186人死亡、建築物嚴重受損,城市元氣至今未恢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