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6日星期一

電動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早前筆者談到隨着科技進步、人類對環境保護的訴求也愈來愈大,電動車漸漸在(香港以外的)世界流行起來。這對世界經濟、地緣政治的影響,同樣可以十分深遠。

中美電動車增長最快

由於電動車被視為石油運輸替代品,全球經歷過2008年每桶燃油達145美元的高峰後,各車廠都着力研發電動車,背後也有不同程度的政府戰略性支持,以圖減少對產油國的依賴。為何沙地阿拉伯等國近年外交愈來愈進取,與國際油價的關係自然息息相關。

儘管現時油價已經從高位回落超過一半,在過去5年,全球各式電動車還是以幾何級數增長:由2012年的全球不足20萬輛,上升到2016年大約的200萬輛,當中以中國和美國的增長速度最快。

美國是Tesla發源地,也是科研龍頭、傳統汽車大國,加上政府配合,電動車的增長乃理所當然。中國則深受空氣污染困擾,政府鼓勵開發生產電動車,固然有環保考慮,同時也是「綠色經濟轉型」的一環,目標包括令傳統既得利益者、持份者被整頓,因此到了2016年,中國擁有的電動車數量佔全世界三分一,甚至超越美國。中國電動車的種類、規模,更是無孔不入:除了私家車,還有市民用作代步的電動滑板車、平衡車、電動單車、公安城管用作巡邏的電瓶車、的士、巴士等。不過說道滲透率最高,則首推挪威,當地市面上有接近30%車輛都是電動車,中國、美國卻不及5%。不過總體而言,這些數字都依然有大量上升空間。

由此可見,電動車在全球的增長潛力驚人,是未來的潮流,也是汽車業未來增長的泉源。當各大國逐一訂下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必定掀起換車潮,情況就像各家各戶的電視機由顯像管電視變成液晶體(LCD)電視、發光二極管(LED)電視一樣,還是一整個世代交替,車廠又怎會放過這龐大的商機?加上很多(香港以外的)政府都對製造和購買電動車有補貼,車廠的戰略價值,也水漲船高。

儘管如此,研發電動車還是極需資金。即使是Tesla,還是經常傳出欠缺資金的消息,更有不少分析員估計Tesla會倒閉,可見研發電動車極其資本密集,這也是近年車壇大地震的原因。車廠往往要透過收購合併、跨車廠合作,才能整合資源、人才和技術,去研發新一代電動車,才能迅速提升產能,搶佔市場。當傳統汽車業逐漸失去戰略價值,電動車與「國家利益」的關連,卻越來越高。

每種科技面世時,總會經歷百花齊放,然後到汰弱留強的階段,電動車也一樣。由燃油車過渡到全電動車時,出現了油電混合的車種,出現是由於電動車的表現還未穩定,車廠生產出來的折衷車種,當中豐田的「Prius」可謂最成功,一度是全球「潮物」,更多次出現於荷理活電影中。

後來各車廠都研發出較可靠的全電動車,但規格卻大異其趣,電動車制式之爭,就像當年記憶卡的發展一樣,車廠都希望自己研發出的制式能在全球通行,讓自己的產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市場。身邊一位業界人士曾詳細介紹了電動車制式的規範,包括充電功率、速度、插頭樣式、使用直流或交流電等,據其資訊,現時制式大概分歐洲車廠使用的「IEC制式」、日本車廠使用「CHAdeMO制式」、中國車廠使用的「國標」GB、Tesla自行研發的制式等。鹿死誰手,就要看車廠未來的市場佔有率了。

由於電動車的戰爭已經白熱化,這不只是車廠間的競爭,也成了國與國間的較勁,國際關係的互動。各國政府提供資金予車廠研發電動車,補貼電動車銷售,又提供稅務優惠給電動車買家,都是為了在新全球經濟分一本羹之餘,避免過份依賴「外國勢力」。例如電動車最普及的挪威,政府向每部電動車提供11600美元的稅務優惠,又免收車主路費、停車場費;美國提供2500到7500美元的稅務減免;日本提供最多7700美元的稅務減免;中國也提供5000到8500的稅務減免。由於中國政府對車廠提供的補貼高,各大陸車廠生產的電動車數量可以很驚人,還看準世界潮流,將電動車出口,試圖搶佔市場。

因此,中國繼「熊貓外交」後,也開創了「電動車外交」,世界各大城市包括倫敦、洛杉磯、東京等,都有比亞迪巴士的踪跡。不過和高鐵一樣,中國生產的電動車技術,比起歐美日本研發的,似乎還稍遜一籌,只是中國車廠憑「一帶一路」國策,勇於打開市場而已。所以選擇中國電動車的國家,也和選擇美德挪的國家大相逕庭。

電動車的興起,除了改變了車廠的生產模式,也帶動其他相關工業發展,例如電池生產,就像Tesla投資興建的超級電池廠,本身也是一大產業。相反,由於需求下降,油價長遠而言勢必下降,產油國、油組如何回應,則會對世界局勢牽一髮而動全身。電動車未來的發展,集中在如何令充電與加油的所需時間拉近,吸引更多人購買電動車;加大電池的容量,增加電動車續航力;以及如何令電源生產自可再生能源,以達至真正的環保。電動車戰場,究竟是進取而無包袱的中國車廠、傳統汽車王國日本和德國車廠,抑或科技龍頭美國車廠勝出?目前言之尚早,但肯定的是這不是一個可以逃避的大勢。電動車目前在香港的不普及,和香港的國際地位,完全是不成正比的:去年電動車在香港的銷量大減96%,車價升幅高達一倍,燃油車的增長卻有10%,這些數字,幾乎100%源自政府政策。政策背後的理念是甚麼,就言人人殊了。

小詞典:香港電動車稅務寬免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環保處公佈,在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間,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稅的寬免,不再得到全數豁免,改以$97,500為上限,但於2017年2月22日上午11時以前,已由買家從香港註册分銷商訂購、或車主已安排付運的電動私家車,則不在此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