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3日星期三

由越南昔日的漢字談起

不久前,在越南拍了一些古漢字照片,不少網友對越南的漢字歷史很感興趣,也對「去漢字化」的來龍去脈有不同演繹。假如今日越南依然使用漢字,國際關係會有何不同?

其實「自古以來」,漢字就是越南精英階層的傳統書寫文字,歷史可以追溯到中國東漢時期,當時越南是中國藩屬國「安南」。漢字也是越南政府官方文字,比日本、韓國政府借用漢字的時間都早。漢字在越南流傳,伴隨着儒家文化的傳播,連中國科舉制度也由越南繼承過去,因此精通漢字的越南人,多是當地飽讀詩書之士。越南早期歷史文獻也都以漢字書寫,安南大儒對儒學的造詣,並不輸中原文人。

至於今天越南使用的「國語字」,則歷史甚短。歐洲傳教士進入越南後,為了讓當地民眾接觸基督教,對漢字進行羅馬音化改造,並隨着法國殖民統治被推廣,這就是「國語字」的由來。不少越南精英初時都抗拒「國語字」,認為那是玩票之作,缺乏文化底蘊,但從法國殖民開始,越南逐步廢除科舉,儒家典籍也不再是學生必修科,新一代越南人對漢字就開始生疏。

掃盲之快 空前絕後

越南獨立自主後,漢字與「國語字」的使用在兩可之間,精英階層的取態至為關鍵。越南國父胡志明本人即是越南精英的代表,出身書香世代,他精通漢語,甚至懂廣東話,曾以廣東話在廣州演講支持省港大罷工,也頻繁到訪中國。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熟悉漢文化的精英,卻下令全國廢止漢字,強制推行羅馬音化的「國語字」。表面上,這是出於教育普及化的需要,越南獨立時,經濟極其落後,胡志明希望於最短時間內,提升越南人民文化水平,相比於筆畫繁雜且跟口語不對應的漢字,「國語字」的普及難度非常小,是理想的「掃盲」工具。越南中下層民眾迅速接受了以「國語字」為載體的文化教育,因為那是能說就能寫的文字,全國掃盲幾乎於一個月內完成,可謂空前絕後。這是胡志明最驕傲的政績之一,各類官方文獻都對此大書特書。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紀念胡志明誕辰,胡志明的掃盲功績正是一大理據。

然而若說胡志明廢除漢字沒有民族主義考慮,也不可能。他雖然和中共領導人淵源深厚,但終生對中國都有潛藏的反彈。自從他在中國被蔣介石囚禁,獄中受盡折磨,就對中國反感;二戰過後,面對「北越應被中國還是法國接收」時,他居然說「寧願聞法國人的屁五年,也不願一輩子吃中國人的屎」,可見其心底盤算如何。歷史上,中原政權視越南為附庸,文字的同源優越感是理據之一,但胡志明從來希望越南成為區域大國、東南亞一極,重視不同國際聯繫,抗拒一邊倒。這不是說他不明白漢字的重要性,也知道和中國高層交流,懂中文、寫漢字事半功倍,然而要是平民百姓都使用漢字,卻很容易讓中國建立第五縱隊,因此漢字還是留在精英階層為善。另一方面,外國人學習越南「國語字」時,條件都差不多,中國人不會有特別優勢,這也有助越南以主體身份和國際交流。否則當孔子學院輸出中國文化,越南漢字必然成為「成功案例」,文化附庸的身份,就難以洗刷了。

小詞典:安南

公元1054-1804年間,越南正式國號是「大越」,國君受中國冊封,中國政權則多以「安南」稱呼,其國君亦被冊封為「安南國王」。至19世紀初,阮氏王朝試圖將國號改為「南越」,唯清廷不認同,交涉後定名「越南」,沿用至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