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4日星期四

那些年,和香港同氣連枝的南越

曾幾何時,香港和世界不少地方有特殊淵源,其中一個是今天已經不存在的國家──南越。南越存在的歷史雖只有短短20年,但作為繼承法國文化、身為美國附庸、重視天主教的東方政權,也產生了自身的身份認同,像冷戰時代的香港一樣。

香港和南越的淵源,首先體現在國際「第三勢力」網絡上。中共建政後,美國雖然支持退居台灣的蔣介石政府,但也試圖尋找一批既反對共產主義、又疏遠蔣介石的第三方作為代言人,香港正好美國聯絡第三勢力的大本營。1952年,香港成立「中國自由民主戰鬥同盟」(下稱「戰盟」),成員以知識分子、社會精英為主, 分布港日及印度等地,和美國關係千絲萬縷,而在港的基層小組最多,活動最繁。

當時「戰盟」領導人如張發奎、張君勵等,曾試圖聯合東南亞各個反共政權和組織,特別是曾謀與南越的吳廷琰政府合作,共圖大業。本身是老牌軍閥的張發奎更與南韓駐南越公使崔德新聯絡,建議後者牽頭策劃「中韓越三國軍事同盟」,把南越、南韓、南中國三大冷戰熱點串連,然後與美國聯合,對抗共產中國與蘇聯,最終實現「自由世界的勝利」云云。建議後來雖然不了了之,但吳廷琰弟婦、前南越第一夫人陳麗春也曾有類似想法,並抱怨美國支持不夠積極。假如三大戰場連成一線,冷戰是否可能出現新局面?不得而知,只是香港卻難免被捲入前線了。

由於香港身處冷戰各方之間的緩衝區、「冷戰三大間諜中心」之一,因此和南越要人也有不少交接。這裏面還有不少傳奇,例如南越情報頭目陳金宣的故事。陳金宣長期負責吳廷琰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駐南越工作站的情報通訊,手下有500特工,成為吳廷琰政府處理機密的「強力部門」,直到開罪第一夫人陳麗春被疏遠,走投無路,惟有向反共「合作夥伴」英國情報機關求助,得以前往香港,接受英國保護,並在香港策劃推翻吳廷琰。1963年,吳廷琰被美國策劃的政變暗殺,陳金宣回到南越,以為可以取信於新貴軍閥,不料一踏上故土就被逮捕軟禁,直至1975年南越崩潰前夕,又是英國遠東情報機關,安排陳金宣家人出逃,前往英國本土。陳金宣本人也在北越間諜頭目、老友范春安的安排下,搭上西貢陷落前最後一班飛機,逃出生天。香港對南越特工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既然台灣、香港、南越都自居「自由世界道統承繼人」,它們之間的學術文化交流,也有不少。例如研究東南亞史的台灣歷史學者陳荊和教授,曾在西貢大學等南越高等學府訪學,下一份工作就是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擔任東南亞研究室主任,他在南越的經驗,成為在香港治學的主要資源。當時研究東南亞的華人學者並不多,南越-香港-台灣這條軸心,有不少文化交集,值得今天重新發掘。不少南越華裔本來是社會既得利益者,在越戰期間、特別是南越政權傾覆後一無所有,都想到來香港,其中一位就是我們熟悉的歌手尹光。尹光家族在南越西貢是華商世家,經營多間戲院、溜冰場等娛樂設施,尹光這樣的大家族出生,才有機會幼年即學習粵劇,想不到因為逃避戰火、來到香港後,卻成了代表草根的「廟街王子」,說來也不無諷刺。假如尹光名作《荷李活大酒店》能代表草根香港,其實可能也在不知不覺間,反映了南越的精英文化沉澱。今天香港人到了改稱「胡志明市」的西貢,又有多少當年的情懷?

小詞典:越南共和國

二戰期間,日本佔領越南,戰後越共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法國殖民政府則扶植末代君主保大帝領導「越南國」。後來法國戰敗撤退,各方簽署《日內瓦協定》,承認越南南北分治,南方「越南國」經過(被操控的)公投,決定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吳廷琰擔任總統,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盟友。十年後,吳廷琰被美國策動的政變推翻暗殺,美軍直接介入越戰,但多年不勝,於1973年撤軍,南越也在1975年被北越攻陷,國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