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星期二

「自古以來」:海參崴的中國情結

不少朋友都問過一個問題:香港固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割讓香港島的《南京條約》是不平等條約,所以中國收回香港主權是必須的;但為什麼根據《北京條約》割讓給俄羅斯的海參崴,就不能收回?除了「你懂的」,確實很難對這類問題提出簡單答案。然而,今天海參崴在俄羅斯治下的中國因素,卻值得深入探討。

根據政治正確原則,大家應該採用海參崴的音譯「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而今天中俄兩國政府對邊界都不再有異議,但「海參崴歷史上曾是中國領土」的觀念,依然深入中國民心。俄羅斯對海參崴的中國色彩一直充滿戒心,特別是近年中國崛起,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這從不少數據可確實反映。

在距離海參崴800公里的俄羅斯「遠東聯邦管區」行政中心伯力(Khabarovsk,又稱哈巴羅夫斯克),當地已經由中國投資包圍,中資佔了所有外資的45%,目前有超過300家中資企業在伯力經營,項目包括貿易、建築業、林業、勘探業等,涵蓋了所有主要產業。

類似情況在海參崴更普遍,而且俄羅斯政府正推動海參崴從遠東軍港向旅遊城市轉型,中國遊客大舉進入,自是情理之中。對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俄羅斯遠東地區而言,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消費市場、加上源源不絕的遊客,都令一些俄羅斯民族主義者擔心,這是中國「人口反攻」的戰略過程。

俄羅斯政府從未對遠東流通人口統計,大家無法從官方數據得知當地具體的中國勞工數目,但根據俄羅斯一名負責管理中俄邊境事宜的官員透露,從2016年至2017年6月,多達150萬中國人非法入境俄羅斯遠東地區,相信主要都是從事體力勞動。數字雖然無法證實,但符合常識,畢竟整個廣袤的俄羅斯遠東地區僅有700萬俄國人,人口密度僅為每平方公里1.3人,而中國東北地區有高達7000萬人口,經濟流動很難被邊境壓止,何況俄羅斯也需要這些勞動力。根據一些俄羅斯非官方機構統計,目前在整個遠東地區,大約有50萬中國工人以正規臨時工身份工作,他們一般工作幾個月就回國,不會鵲巢鳩佔。但日子久了,也難說。

對中國而言,俄羅斯遠東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又與中國市場接近,地廣人稀,正是日益崛起的中國需要的戰略寶地。對俄羅斯來說,遠東、尤其是海參崴一帶是接入東亞、太平洋市場和投射戰鬥力的關鍵,也不可能拱手相讓。目前中俄官方關係密切,但在民間層面,民族主義都高漲,很難在遠東地區沒有衝突。

例如去年,以民族主義立場著稱的俄羅斯導演Nikita Mikhalkov在俄羅斯國家電視台,大談關於「中國軍隊從遠東入侵俄羅斯收復失地」的劇本,多少反映民意;近年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執法人員也越發嚴厲檢查非法入境者,對象普遍針對亞裔、尤其是華人,也是情緒的反映。俄羅斯不是不希望從國內其他地方鼓勵移民遠東,但成效有限,假如不主動引入其他國家外勞,根據自然規律,中國在海參崴一帶的角色,必然越來越難取代。潛在矛盾,兩國都不能掉以輕心。

小詞典:《北京條約》

1860年,英法聯軍之戰後,清廷與英法俄分別簽訂《北京條約》;俄國雖然不是交戰方,但以所謂「調停有功」為由,也逼北京簽約。清廷在中俄《北京條約》割讓的土地,遠比對英法的讓步更多,包括承認1858年《璦琿條約》,並把從前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割讓給俄羅斯,庫頁島、海參崴都包括在內,中國從此就失去了東北寶貴的不凍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