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4日星期一

德國奪冠吉祥物:默克爾的足球公關與長期抽水的藝術

在世界盃球場內,焦點除了各國球星,還有觀眾席上一眾「大茄」。近年飾演這角色最成功的,非德國總理默克爾莫屬。自從2006年德國主辦世界盃,她就成為球場常客,幾乎每次為國家隊打氣都以球隊勝利收場,因而被球迷視為「吉祥物」。德國打入本屆總決賽,她又順理成章「親自督師」,最終德國果然順利奪冠。

在其他政客身上,如此「足球公關」其實頗有被非議的空間。例如議員可質疑長途跋涉到國外看球賽是「不務正業」、「浪費公帑」;女權份子可批評她利用女性身份在男性主導的世界做宣傳;私人朋友可諷刺其虛偽,因為2006年前,默克爾其實以「最愛登山運動」著稱。這次她遠道飛到巴西觀賞決賽,最有條件生氣的還有當選不久的印度強勢總理莫迪,他原定過境德國期間與默克爾舉行晚餐峰會,現在默克爾以「要去睇波」為由爽約,對一個需要面子的金磚國家領袖而言,肯定不是味兒(設想被爽約的是中國領導人,愛國人士已義憤填膺)。

默克爾的足球公關卻空前成功,究竟祕訣是甚麼?首先自然是德國處於強勢期,她在國內民望長期高企,任何放縱自己興趣的行為,都可以被理解為象徵國家的「自信表現」。默克爾也懂得避免在國家困難期本末倒置,例如上屆世界盃期間,她忙於處理歐債危機,就沒有今屆這樣高調。

對德國人而言,除了本身熱愛足球,也樂於接受這是總理的「政治任務」,因為德國國家隊是新移民湧入後的「新德國」代言人,把國家隊地位抬高,有利宣揚土耳其裔、波蘭裔等新移民和東德人民一樣,已完全融入德國社群的訊息。來自東德的默克爾也是受惠於不成文的名額,才被前總理科爾選進權力核心,自然深明「新德國」形象的重要性。這就像南非國父曼德拉特別重視國家欖球隊,因為那是白人、黑人種族融和的象徵,不是單純的運動那樣簡單。

還有關鍵一點,就是默克爾本人的形象。她平日予人感覺嚴肅、刻板,國民卻不會質疑她懶散;她極度誇張忘我的慶祝姿勢,讓全球大小報都用作花絮圖,也有助提高一個四平八穩領袖的親和力。加上她本人確實懂足球,對球史、球會、球員能如數家珍,能和教練討論陣法,會對問她「是否知道甚麼是越位」的記者奚落一番,令人不會懷疑她是「三分鐘球迷」,也能加強整個公關策略的說服力。

上次德國大選時,筆者曾與德國名嘴Ali Aslan擔任一個分析選情的講座嘉賓,記得他打趣說「怎樣的人民就有怎樣的領袖,默克爾是我們應得的」。這是因為默克爾跟當代德國人的「應有」形象很相符:工作時候刻板、有紀律、乃至沈悶,也不是美國精英學校出產那種時刻表現自己醒目的「smart ass」,卻會在言談舉止顯示自己是一個普通人,從而露出一股無須做作的自信:她在球場上的演出,正是這形象的延伸。

國家要長期在世界盃維持穩定高水準,無疑十分困難,而德國做到了。政客要長期靠單一項目「抽水」成功,其實更困難,默克爾似乎也做到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