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9日星期六

馬航危機:普京的抉擇

馬航客機在東烏克蘭親俄「民兵」勢力範圍被擊落,各方都在搜尋真兇。關於負責人,只有三個可能性:烏克蘭政府軍、親俄民兵、俄羅斯政府軍;關於動機,亦只有「故意」和「意外」兩類;因此調查方向,十分清晰。不過無論真相如何,其實對往後外交發展,都不會有甚麼大分別:西方會暗示親俄民兵為真兇,乘勢向普京問責,乃至進一步制裁俄羅斯,以扳回克里米亞失陷一局;親俄民兵會說烏軍「賊喊捉賊」,在俄方輿論反宣傳。由於他們控制事發現場,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甚至已把客機黑盒送交莫斯科「檢查」,西方和烏克蘭的官方調查,必然被其批評「未能掌握全面實況」;但一般相信美方衛星能偵察事發細節,只要俄方報告與之有明顯出入,亦會失去大部份公信力。

在這些必然發生的情節當中,真正影響大局的人,只有一個:俄羅斯總統普京。理論上,他可以全面強硬,利用到手的「證據」,針鋒相對地論證是烏克蘭政府軍或「親政府民兵」所為,把西方制裁化作悲情牌。但就算烏方所為是事實,如此回應也不符合俄羅斯利益,因為他希望與西方較勁的同時避免硬碰硬。理論上,普京也可以全面合作,和「親俄民兵」切割,加入譴責行列。但就算民兵所為是事實,如此回應同樣不符合俄羅斯利益,因為會大大打擊親俄份子士氣,也破壞普京近年製造親俄衛星國的外交「成就」。

那甚麼出現在烏克蘭,才符合俄羅斯國家利益?我們可援引普京親信薩科夫(Vladislav Surkov)的詞彙:要在烏克蘭(和其他須要的地區)製造「狡猾的後現代戰爭」,也就是通過扶植「親俄民兵」,讓他們給予烏克蘭政府足夠壓力,永久弱化烏克蘭中央,讓俄羅斯可以對不同烏克蘭地區、派系分而治之,而避免與烏克蘭政府(及其西方盟友)正面衝突。換句話說,在「表面戰場」,無論「親俄民兵」是勝是敗、被譴責還是歌頌,都無關宏旨,他們存在的價值,只是讓烏克蘭混亂,繼續這場不在乎表面勝利的「後現代戰爭」。類似策略,在格魯吉亞的「南奧賽梯共和國」、「阿布哈茲共和國」、摩爾多瓦的「德河共和國」、乃至筆者剛到訪的阿塞拜疆「納卡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等,都一脈相承。

有了這「既定方針」,普京可怎樣回應馬航危機?近年他最成功之處,也是和其他強人或疑似獨裁者不同之處,就是懂得使用和西方一模一樣的話語,來反過來支持自己的行為,並批評對方虛偽。所以他懂得怎樣佔領克里米亞而符合「國際法」,怎樣以「民主程序」落實長期管治,怎樣通過反對派的存在論證俄羅斯「人權」等等。馬航慘劇發生後,普京除了慰問馬來西亞,還有如此表態:「假如烏克蘭不是陷入內戰,慘劇就不會發生,所以烏克蘭政府須要負責」,因此「俄方逼切希望烏克蘭衝突結束」。前一句是客觀事實,後一句卻是「語言偽術」:普京真正說的是,俄方並沒有否定親俄民兵擊落客機的可能,但假如不是烏克蘭政府軍與之「衝突」,他們也不會擊落客機,所以應該通過「和平」途徑解決「爭議」,否則烏克蘭「衝突」就不會結束。

由於黑盒和證據多在親俄民兵或俄方手中,俄方也必會進行「公正客觀」的調查、提交調查報告,並會傳召西方傳召不到的證人,例如民兵,並強調未有調查報告前單方面譴責任何一方,都不符合「程序公義」(敘利亞發生小孩被毒氣屠殺慘劇後,俄方就是以同一模式呼籲「各方」冷靜)。最後的報告不可能太偏離西方所知的事實,但魔鬼在細節:就是它承認襲擊是民兵所為,也很容易提出證據,說明他們是被烏方刻意誤導(例如派戰機飛到客機附近、干擾雷達或派出間諜進行反間),從而把責任分攤給交戰雙方,然後就能以「中立調解方」角色,促請烏克蘭朝野召開和會暨「真相調查會」。這樣的報告,既能順應國際輿論,又照顧了國內群組和親俄盟友面子,最重要的是,可以製造「後現代戰爭」的新戰場。

假如烏克蘭政府同意,這正中普京下懷,因為無疑於變相承認「有爭議」的事實,無形中合理化親俄民兵和那些什麼「頓涅茨克共和國」、「盧甘斯克共和國」的存在。假如烏克蘭政府不同意,那就是抗拒和平談判,普京可振振有詞對內宣傳烏方、西方「作賊心虛」。除非西方作出兵臨城下的姿態,令俄羅斯面對「前現代戰爭」,普京才會有所顧忌,但他知道奧巴馬沒有這樣的眼光,才能安然渡過一波又一波國際危機,區內聲望還越來越高。如果你是奧巴馬,又可以怎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