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星期二

庫爾德公投反成伊拉克復興之路?

上月伊拉克庫爾德人舉行獨立公投時,一度令人擔心是伊拉克徹底分裂的先聲,想不到效果至今卻剛好相反,反而成為伊拉克中央政府重整旗鼓的契機。
正如美國期刊Foreign Policy所言,伊拉克總理是全世界最棘手的一份工作,伊拉克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卻開始得到「救世主」的聲望,正是福兮禍所伏。

邊境關卡收歸中央政府

庫爾德人公投期間,阿巴迪首先把庫爾德地區列為禁飛區,切斷當地開始頻繁的國際聯繫,筆者有朋友本來已安排到當地旅遊,就要無限期延遲。公投後,阿巴迪又削減庫爾德地區的財政預算,派兵奪回石油重鎮基爾庫克(Kirkuk),更聲言把庫爾德人控制的各個邊境關卡收歸中央政府。

這些關卡包括庫爾德地區通往土耳其的輸油管,那是庫爾德人的生命線,這一着,加上土耳其配合,足以令庫爾德人的石油資源廢掉武功。一系列果斷行動,除了令庫爾德人措手不及,也贏得國內人民掌聲,而且目標明確——要終結庫爾德人過去20年來的變相「國中國」地位。

除了打擊庫爾德分離分子,阿巴迪還有另一政績——擊退「伊斯蘭國」(IS),收復一系列名城,難怪他接受《獨立報》訪問時意氣風發。

不過,真正關鍵並不是土地的爭奪,而是背後的角力。這次伊拉克中央軍奪回基爾庫克之所以那麼順利,據說得到有伊朗革命衞隊背景的民兵幫助。似乎阿巴迪要向美國發出訊息:增加援助,否則只能靠攏伊朗。

屬於什葉派的伊拉克政府一向被外界質疑是伊朗附庸,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推翻奧巴馬與伊朗的解凍,也是向伊拉克傳達「不能與伊朗太親近」的訊息。

阿巴迪一方面拉攏伊朗,另一方面亦保持距離,希望慢慢把親伊朗民兵收編,同時讓美國為首的盟軍負責訓練伊拉克軍隊。

與此同時,阿巴迪與長年交惡、和伊朗勢同水火的遜尼派龍頭沙特破冰,沙特亦承諾協助重建伊拉克。今年7月,伊拉克政府在倫敦召開招商會議,外長開宗名義說:「我們需要一個馬歇爾計劃」,目標對象似乎卻是中國的「一帶一路」。這樣的多元外交視野,並不簡單。

不過阿巴迪能否長期執政,國內團結、管治始終是重要問題。目前遜尼派副總統Osama al-Nujaifi已表態有條件支持阿巴迪連任,二人經常強調國家統一是重中之重,所以他們對庫爾德人強硬,卻有助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團結。庫爾德公投表面上是獨立運動,其實不過是既得利益者的博弈:庫爾德自治政府主席巴爾扎尼家族長期把持朝政,他本人擔任主席超過12年,任期原本在2015年8月屆滿,卻以對抗「伊斯蘭國」為由延長任期。這次公投本來是討價還價的籌碼,結果卻反過來被阿巴迪利用來團結國民,也拉攏了不滿巴爾札尼的庫爾德人。形勢發展下去,假如阿巴迪明年大選能夠連任,伊拉克說不定就能穩定下來了。

小詞典:阿巴迪(Haider al-Abadi)

伊拉克什葉派政客,有工程博士學位,薩達姆年代長期流亡海外,在英國工作多年,累積了不少國際人脈。薩達姆倒台後回國,2013年成為國會副議長,然後被提名接替醜聞纏身的總理馬利基,2014年9月正式就任伊拉克總理。他既得到西方支持,也比前任敢於和伊朗、俄羅斯等合作,對內則以加強民族團結、反貪腐、消滅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為主要政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