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星期五

特朗普訪華外章:當中國在阿拉斯加「集氣」

特朗普訪華,值得關注的自然不只是帝王級款待,還有雙方簽訂的一系列經濟合作協議,尤其值得留意有關阿拉斯加的部分。這次特朗普帶來龐大商貿代表團,包括一批阿拉斯加政商要人,結果中美落實合作開發阿拉斯加天然氣,建設液態天然氣管道,整個計劃價值430億美元。

阿拉斯加代表團出現

這樣的合作,對於舊美國而言,不單政治不正確,也有違經濟理念。過往,美國戰略思維相信,本土能源、天然資源關係國家存亡,一度禁止出口本土原油,寧願大量入口中東石油,也不願大量開採本土藏量,以確保國家在危急關頭有足夠能源運作。

直到近年開採頁岩氣油技術有長足發展,加上全球暖化,北極冰雪覆蓋面積減少,開發極地能源比以前容易,美國才恢復出口原油。加上美國逐步改變量化寬鬆政策,經濟不能再以「印銀紙」支撐,必須推動實業和刺激出口。隨着商界出身的特朗普上台,為了「令美國再強大」,不管環保人士如何反對,都要更積極傾銷能源,以達致貿易平衡;於是,就有了阿拉斯加代表團出現。

俄羅斯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時,美國被視為儍子,現在這卻成為俄羅斯歷史上最大的愚行。自從阿拉斯加發現石油,石油就是當地的經濟命脈,佔整個州的收入大概80%,令阿拉斯加人均收入在2007年躋身全國第15位,與一般人想像中的冰天雪地「貧瘠經濟體」截然相反。不過,阿拉斯加的石油藏量逐年遞減,對比1978年的頂峰,現在已經用了超過60%;隨着開採頁岩氣油技術進步,阿拉斯加面對得州等競爭,不得不擴大市場、開發其他資源,而天然氣是其中最有潛力的。

阿拉斯加的天然氣與石油一樣,大致醞藏在北坡地區,但相比石油,開採難度較高,英國石油、埃克森美孚等都已放棄開發。中國近年急速發展,能源需求急升,天然氣是最潔淨的過渡能源,因此才不惜工本,與美國達成協議,建造輸氣管道。對中國投資,阿拉斯加自然十分歡迎,一位曾研究阿拉斯加輸氣管計劃的官員表示:「就算第一艘運氣船不能在原定的2023年開出,能在2025、2026年成事,阿拉斯加人都會欣喜若狂。」此外,這也可能是特朗普「獎勵」阿拉斯加政界(例如前州長兼「茶黨」精神領袖佩琳)支持他競選的禮物。

不過阿拉斯加和中國的能源合作也有隱憂。中美雙方的協議還在初步階段,細節需要落實的時間很難說,期間中國可能找到更便宜的海外資源,自己研發出更多可再生能源,又或計劃受到美國環保人士反對,都可能橫生枝節。雖然阿拉斯加民眾對特朗普的「禮物」普遍感激,但美國自由派與環保人士結盟,對這種能源經濟始終看不慣,一旦阿拉斯加對中國構成經濟依賴,由於地處邊陲,更可能成為國家安全議題。不過對特朗普而言,自然也不管這些。

小詞典:阿拉斯加購買

阿拉斯加在18世紀被俄羅斯探險家發現,然後成為俄羅斯的北美殖民地,但人煙稀少、經濟效益有限、軍費龐大,旁邊是當時世界強國英國控制的加拿大,令沙俄政府萌生脫手念頭。美國崛起後四出擴張,於是美俄雙方在1867年達成協議,美國以700萬美元買下阿拉斯加,當時美國反對黨嘲笑為「西華德的愚行」(西華德是負責購買阿拉斯加的美國國務卿)。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